朕真的不务正业第九百二十八章 劫富济贫的合理性(4/5)
嘴了,一场不太大的降雪,一整个冬天的暖冬,甚至连一下雪就是三尺厚的绥远,都没有大规模下雪,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钦天监说的阴阳失度,水旱不调,真的来了。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修建驰道的工兵团营,还在沿途凿了数千口井。”朱翊钧看着天空,这是唯一的好消息,这些井算是对抗干旱的一个手段,不能说是聊胜于无,至少能够缓解一些旱情。
工兵团营走过的地方,有了一些沟渠,有了一些水井,还有了一些水坝,用以调节枯水和丰水期。
已经临近年末,大明皇帝之前下旨,修建京广驰道和济南扬州府驰道,工兵团营已经组建完成,明年就可以开始动工。
格物院的地师们,已经用脚丈量了大明,考察了水文地理,确定了几条驰道的主干道规划,并且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京广驰道的规划甚至在万历九年就已经完成。
驰道的修建,就看皇帝什么时候给银子,什么时候就可以修建了。
对此,江西巡抚和福建巡抚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大明驰道修的哪里都是,为何没有福建和江西?
福建临海多山,那江西呢?江西一条驰道都没有,朝廷修了一条主干道,从湖广路过,和江西无关。
内阁回答了这些询问,轻重缓急之类的套话说了一大堆,就是没说什么时候给江西修驰道。
湖广、广东、江左、江右的工兵团营组建十分顺利,除了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抄之外,这些地方的人口,也能撑得起工兵团营,再加上京营派出了四千锐卒,前往调度,让工兵团营的组织度有个最低限度的保障。
王崇古的年纪真的大了,这些驰道,多数都是王家屏在主持,只有大事,才让王崇古把把关。
115个北方重工官厂的营造计划,不是特别顺利,因为朝廷没有足够的大工匠和熟练匠人派遣,在第一个三年结束时,能够投入生产的官厂,不足五十个。
这115个北方官厂,预计要用十年才能完成彻底营造,投入使用。
无序的扩产,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陛下,林博士和李博士送来了新一期的《逍遥逸闻》。”冯保将一本奏疏成呈送到了御前。
这篇逍遥逸闻,依旧是围绕着林辅成在南洋的视察写的,他和李贽在杂报里,讨论了利润的分配。
最近京师有一种怪谈,有人觉得:佃租是地主们组织生产的劳动报酬,毋庸置疑,这是绝对自由派搞出来的新把戏。
而林辅成这个有限自由派的魁首,在这种风力舆论刚刚形成的时候,就打算精准阻击,戳穿了这种谎言。
李贽和林辅成认为,佃租就是利润,压根就不是特殊劳动,比如组织生产、指挥、监督生产的劳动报酬,这是一种谬论。
这一点在南洋的种植园里,体现最为明显。
那些个奴隶们付出了艰难的劳动,连果腹的粮食都无法足额分配,农场主们会在农闲的时候,选择给奴隶配给更少的粮食,然后把粮食高价卖给总督府,或者大明商人。
不能在农闲的时候,给奴隶太多的粮食,人在饥饿的时候,只有一种烦恼那就是饥饿,吃饱了就会有无数种的念头,这就是农场主管理奴隶的办法。
绝对自由派想要把利润异化为劳动报酬,最终来证明地主们,或者说掌控生产资料的有产者,对利润分配占据主导地位,是合理的。
而南洋种植园的现实存在,让这一套说辞就像是个笑话。
利润的分配,与劳动报酬截然不同,利润和劳动报酬的分配,受完全不同的原则进行分配。
劳动报酬和劳动量、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工作内容相关。
从大明腹地的地主,到南洋的种植园农场主,他们分配到的利润,与所谓组织、监督、指挥的劳动量、强度、时间、智力根本不成比例。
这种分配原则根本上的不同,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利润的分配,只受生产资料所有权影响,谁拥有生产资料,谁就拥有利润的分配权。
“林辅成和李贽讲得很有道理,但这里面有另外一个问题,拥有生产资料即拥有对利润分配的绝对权力,这不对吗?”朱翊钧看完了第一篇,眉头紧蹙的说道。
-->>
钦天监说的阴阳失度,水旱不调,真的来了。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修建驰道的工兵团营,还在沿途凿了数千口井。”朱翊钧看着天空,这是唯一的好消息,这些井算是对抗干旱的一个手段,不能说是聊胜于无,至少能够缓解一些旱情。
工兵团营走过的地方,有了一些沟渠,有了一些水井,还有了一些水坝,用以调节枯水和丰水期。
已经临近年末,大明皇帝之前下旨,修建京广驰道和济南扬州府驰道,工兵团营已经组建完成,明年就可以开始动工。
格物院的地师们,已经用脚丈量了大明,考察了水文地理,确定了几条驰道的主干道规划,并且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京广驰道的规划甚至在万历九年就已经完成。
驰道的修建,就看皇帝什么时候给银子,什么时候就可以修建了。
对此,江西巡抚和福建巡抚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大明驰道修的哪里都是,为何没有福建和江西?
福建临海多山,那江西呢?江西一条驰道都没有,朝廷修了一条主干道,从湖广路过,和江西无关。
内阁回答了这些询问,轻重缓急之类的套话说了一大堆,就是没说什么时候给江西修驰道。
湖广、广东、江左、江右的工兵团营组建十分顺利,除了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抄之外,这些地方的人口,也能撑得起工兵团营,再加上京营派出了四千锐卒,前往调度,让工兵团营的组织度有个最低限度的保障。
王崇古的年纪真的大了,这些驰道,多数都是王家屏在主持,只有大事,才让王崇古把把关。
115个北方重工官厂的营造计划,不是特别顺利,因为朝廷没有足够的大工匠和熟练匠人派遣,在第一个三年结束时,能够投入生产的官厂,不足五十个。
这115个北方官厂,预计要用十年才能完成彻底营造,投入使用。
无序的扩产,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陛下,林博士和李博士送来了新一期的《逍遥逸闻》。”冯保将一本奏疏成呈送到了御前。
这篇逍遥逸闻,依旧是围绕着林辅成在南洋的视察写的,他和李贽在杂报里,讨论了利润的分配。
最近京师有一种怪谈,有人觉得:佃租是地主们组织生产的劳动报酬,毋庸置疑,这是绝对自由派搞出来的新把戏。
而林辅成这个有限自由派的魁首,在这种风力舆论刚刚形成的时候,就打算精准阻击,戳穿了这种谎言。
李贽和林辅成认为,佃租就是利润,压根就不是特殊劳动,比如组织生产、指挥、监督生产的劳动报酬,这是一种谬论。
这一点在南洋的种植园里,体现最为明显。
那些个奴隶们付出了艰难的劳动,连果腹的粮食都无法足额分配,农场主们会在农闲的时候,选择给奴隶配给更少的粮食,然后把粮食高价卖给总督府,或者大明商人。
不能在农闲的时候,给奴隶太多的粮食,人在饥饿的时候,只有一种烦恼那就是饥饿,吃饱了就会有无数种的念头,这就是农场主管理奴隶的办法。
绝对自由派想要把利润异化为劳动报酬,最终来证明地主们,或者说掌控生产资料的有产者,对利润分配占据主导地位,是合理的。
而南洋种植园的现实存在,让这一套说辞就像是个笑话。
利润的分配,与劳动报酬截然不同,利润和劳动报酬的分配,受完全不同的原则进行分配。
劳动报酬和劳动量、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工作内容相关。
从大明腹地的地主,到南洋的种植园农场主,他们分配到的利润,与所谓组织、监督、指挥的劳动量、强度、时间、智力根本不成比例。
这种分配原则根本上的不同,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利润的分配,只受生产资料所有权影响,谁拥有生产资料,谁就拥有利润的分配权。
“林辅成和李贽讲得很有道理,但这里面有另外一个问题,拥有生产资料即拥有对利润分配的绝对权力,这不对吗?”朱翊钧看完了第一篇,眉头紧蹙的说道。
-->>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939.html
推荐阅读:陆总轻点跪,太太回国抢女儿了 厌厌如曦 大漠劫火 赛博御兽师 后人类的时代 边军悍卒:从鸡蛋换老婆开始! 轮回乐园:我就做个菜也算违规? 抽象派影帝 公路求生:一辆三轮车带飞全家 夏夜有瘾 投资失败后,天后老婆让我吃软饭 雪中:人在北凉,以势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