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六百九十七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六百九十七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4/5)

朝大事参与的权力,不影响结果,但就是参与,就代表了魏国公府仍然是帝国的公爵府。

    次日的清晨阳光明媚,戚继光、陈璘、徐邦瑞也都如期赶到,他们本来就没有驻扎的太远,始终在皇帝周围,防止出现意外,无法及时赶到。

    “今天把大家都叫来,算是廷议,也算是聚谈,都听听大司徒的想法,他反对还田令,这两天吵的连下面的人都开始议论了,大家都畅所欲言,不必忌讳。”朱翊钧示意所有人免礼,各自坐到位置上。

    大事开小会,朱翊钧没有召集随扈的所有臣子,而是把大臣们召集来,共商国是。

    “陛下,臣不是要反对还田令,还田很好,还田臣鼎力支持,但元辅的一顷,过于严苛了。”王国光首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还田一定要搞,这是自从还田令提出来之后就形成的共识,王国光从头到尾反对的都是吹求过急。

    张居正立刻开口说道:“大司徒,矛盾说是我写的,我知道,万事万物都要讲究一个循序渐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大国如烹小鲜,国事需要耐心,但有些事儿,就是矫枉必过正,求其上而得其中,如果矫枉过正,反而等于完全没有矫正。”

    “京营锐卒在,还闹出了这么多的乱子来,京营走了,浙江地面还是我行我素,没有任何的改变。”

    王国光颇为认可的说道:“元辅所言有理,但问题是一顷是不是太少了?这个标准是不是有待商榷?就我所见,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可不少,买通清丈还田的官吏,虚报自己的田亩,或者找人代持,或者干脆改籍为契,规避政令,徐州煤窑旧事,仍在眼前。”

    前徐州知府陈吾尹,明面上响应了大明皇帝煤钢专营的政令,实际上,银子花了出去,这煤窑全都在原来主人手里掌控,就是换了个牌子,根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阳奉阴违暗度陈仓非常普遍。

    杭州地方就有宗族开始了改籍为契,比如这钱塘赵氏就把地契全都分给了族人,而后立刻从族人手中拿到了租赁契约,这一租赁就是九十九年,兜兜转转,这政令就跟没有推行一样。

    张居正当然清楚,他立刻回答道:“有的时候,出发比结果更重要,我知道你说的这些,但不这么规定,如何形成普遍的共识?只有下这种猛药,才能形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共识,让所有人都知道一顷以上不合乎法条,最终还田才能成功。”

    “没有什么政令,在执行之初就能彻底执行到位,都是水磨的功夫,一点点在实践之中缝缝补补。”

    张居正首先承认了王国光说的问题,真实存在,不是王国光为了赢,危言耸听。

    “暂停一下,诸位,时令瓜果。”朱翊钧打断了一下聚谈,他挥了挥手让张宏把道具拿了上来,他就是故意的,作为会议的主持人,朱翊钧必须要保证会议的风向,他让人吃瓜果,就是为了防止两个人吵出真火来。

    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真的很容易激动。

    一些气话,就会不过脑子脱口而出,而后因为种种原因,关系恶化。

    王国光和张居正三两句话,都已经吵的有点上头了。

    “朕算是听出来了,二位都是国朝大臣,都是为了国朝好,为了政令能够顺利推行才能争吵,这是首要的前提,咱们说好,这今天吵完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不能彼此记恨,都是为了国事,不是为了私利。”朱翊钧笑着说道:“继续继续。”

    私利还有和解的可能,反正都是掏空公帑,可这政令之争,往往会发展到你死我活。

    皇帝这么一打岔,王国光稍微冷静了些,他刚才差点脱口而出:不要以为你张居正是无所不能的!这好好的还田令失败了,大明以后再也无可能进行还田了。

    急则有失,怒中无智。

    “元辅,我的具体想法是,我们可以把一顷变成十顷,而后规定最高的佃租不得超过%,如此一来,政令不会显得那么的苛刻,同样也更容易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元辅啊,你我都很清楚,这些乡贤缙绅、势要豪右,他们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真的齐心协力给新政捣乱,恐酿大祸。”王国光喝了口茶,心平气和的说道。

    三七五这个佃租,是王国光长期以来作为帝国账房先生得到的一个数字,一个佃户、地主都能接受的数字,这样一来,让政令更加容易执行,只有被普遍认可的政令,才能彻底贯彻下去。

  -->>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