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十八年,从田埂走向人海 > :变与不变

十八年,从田埂走向人海:变与不变(5/7)

时,手背上凸起的青筋。

    网课的蓝光在爷爷的老花镜上凝成光斑时,他正往搪瓷缸里按揉旱烟丝。屏幕里的老师用电子教鞭划过圆锥体,我却把手机倒扣在课本下,游戏界面的麦田正在虚拟季风里起伏。突然听见"啪嗒"一声,洗衣液桶花盆歪倒在窗台,剥好的蒜瓣滚落在地,沾着的泥土在瓷砖上划出深褐色的痕。爷爷蹲下身捡蒜,指尖蹭过瓷砖缝里的泥:"你看这蒜,埋得太浅就长不出硬邦邦的根。"他指甲缝里的土垢让我想起网课卡顿那会儿,他举着放大镜调试路由器天线的样子,银发在屏幕蓝光里泛着霜。

    那天下午英语课讲时态时,手机游戏刚好刷到Boss战。我用余光瞥见爷爷推门的影子,慌忙把手机往褥子底下塞,却碰翻了床头柜的搪瓷缸。烟丝簌簌落在键盘上,和屏幕里虚拟麦田的金粉混在一起。"这烟丝得在太阳下晒够三个伏天,"他弯腰一粒粒捡着烟丝,指腹磨过键盘上的字母键,"就像你们现在学的将来时,得把每个'现在'踩实了,才有底气说'将来'。"阳光穿过他指间的烟丝,在屏幕上投下细碎的影,而英语老师的声音从耳机里飘出来,像极了老家田埂上,风吹过麦穗的沙沙声。

    春分那天爷爷在洗衣液桶里埋了颗桃核。"网课跟种地一个理,"他用竹片在土面划开浅沟,竹片边缘还留着去年削陀螺时的齿痕,"隔着屏幕浇水,根须却在看不见的地方勾着彼此。"我盯着他袖口磨出的毛边,忽然想起四年级拍集体照的清晨,他非要在我校服领口别朵野菊,说镜头能留住花开时的震颤。此刻抽屉深处躺着两张照片:2014年入学照里,我攥着的麦穗尖刺破了相纸边缘;四年级的集体照上,后排香樟树下,爷爷偷偷站在队伍外,手里还握着给我削到一半的木陀螺。

    整个春天都在屏幕荧光与泥土气息间晃荡。爷爷的洗衣液桶从窗台摆到暖气片旁,蒜苗抽出花薹,桃核顶破覆土,甚至有株蒲公英从裂缝里探出头,绒毛球上沾着网课期间打印试卷的碎纸屑。有次数学课走神打游戏,他把株蔫了的豆苗轻轻放在键盘上:"你看它把心思全花在绕着电线爬,根就松了。"豆苗的卷须缠着充电器,像极了我游戏里疯狂生长的藤蔓,而屏幕上自动播放的数学公式,正像被忽略的田垄,在春雨里默默积着墒。

    拿到电子毕业证书那天,爷爷正在给洗衣液桶里的蒲公英松土。"麦子成熟时,风会挨个儿跟它们碰额头道别,"他摘下老花镜擦拭,镜片上的哈气在阳光下散成雾,"你们隔着屏幕说再见,就像麦粒在粮仓里隔着壳说话,声儿轻,可根系早就在时光里缠成了团。"我摸着抽屉里的老照片,2014年的麦穗已经脆成粉末,四年级的集体照边缘泛着茶渍般的黄,却依然能看清香樟树下,爷爷弯腰给我系鞋带的身影——那身影多像洗衣液桶里的桃核,在无数个网课清晨的蓝光里,把离别,悄悄酿成了根系深处的重逢。

    2020年盛夏的蝉鸣把暑假泡得发胀时,爷爷的泡沫箱里正结着拳头大的番茄。没有作业的日子里,我常蹲在阳台看番茄蒂上的裂纹,那些纹路像极了他给我讲题时,老花镜滑到鼻尖的弧度。他教我用棉线给番茄枝打杈,"跟梳理错题一个理,旁枝太多会分走养分",棉线勒进茎秆的声响,让我想起六年级网课期间,他替我把散乱的试卷装订成册时,针线穿过纸页的"咔嗒"声。

    开学那天的晨雾裹着桂花香。父亲的电动车碾过落叶时,后座的行李包晃出塑料袋的沙沙响。"你爷爷腌了酸豆角,"他腾出一只手拍拍包,"还有你爱吃的麻饼,路上饿了垫垫。"校门口的香樟树比记忆里高了半头,父亲蹲下来替我系鞋带,手指在帆布鞋孔里穿梭的样子,突然让我想起四年级集体照里,爷爷在香樟树下弯腰的身影。塑料袋里的麻饼隔着包装纸传来温度,像他掌心常年带着的田泥暖。

    初中教学楼的玻璃幕墙映出父亲转身的背影时,我正捏着麻饼站在走廊。饼上的芝麻粒掉在校服口袋里,让我想起爷爷泡沫箱里晒干的菜籽。第一节课的铃声响得尖锐,像老家水田里驱赶麻雀的竹梆。后排男生嚼口香糖的声响,混着窗外施工的噪音,让我莫名想起网课期间,爷爷用木工刀削桃核时,木屑掉在搪瓷缸里的簌簌声。

    深秋的梧桐叶开始往课桌上飘时,我常常在早自习时肚子疼。校医室的薄荷味混着爷爷的艾草香,让我在趴在桌上时,总能看见泡沫箱里蒜苗的影子。父亲骑电动车送我回家的傍晚,车筐里的中药包晃出苦涩的涟漪,药渣在塑料袋底沉着,像极了他农闲时筛出的瘪谷粒。"老师说你请假太多,"他把围巾往我脖子里紧了紧,电动车穿过隧道时,他的声音被回声泡得发胀,"要不咱把爷爷接来,他懂土方子。"

    初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卷发下来时,数学答题卡上的红叉像极了爷爷泡沫箱里被虫蛀的菜叶。我把试卷塞进书包最底层,却在掏麻饼时-->>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十八年,从田埂走向人海,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23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