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亮剑之军工系统 > 第22章 战略意图

亮剑之军工系统第22章 战略意图(1/2)

    王学新话音刚落,会议室的众人纷纷朝王学新投来好奇的目光。

    首长心下一阵奇怪,他原本不想插嘴想让干部们畅所欲言,但听了王学新这话就忍不住问道:“粮食?为什么要买粮食?”

    参谋长也好奇的问:“对啊小东北,说买飞机、大炮、坦克的都有,就是没人说买粮食。咱们现在粮食已经能自给自足了,在大生产的情况下预计明年还会有大丰收,不缺粮食!”

    王学新脑海里想的是明年河南大饥荒,那可是3000多万人受灾近300万人被饿死,那该是怎样的惨剧!

    而且与中条山就只有一河之隔,鬼子还会有意识的将这些灾民往华夏控制区赶以制造混乱和资源紧缺。

    这招的确有用,因为那时滇缅公路已经被鬼子封锁,华夏所需的资源只能依靠驼峰航线的杯水车薪,全国都处于资源紧缺的状态,这时要是再有一大批灾民进入顽军控制区,鬼子几乎可以兵不血刃的占领这些地区。

    (注:42年4月30日随着密支那失守,滇缅公路就彻底被鬼子切断)

    顽军的对策简单粗暴,就是用机枪阻止灾民进入控制区,于是才有影片中火车被官兵拦住不得不往回开的那一幕。

    八路军根据地的情况的确在大生产运动下明显好转,但那也只是“好转”而已,明年就算大丰收也只能保证温饱不被饿死而已。

    如果中条山在鬼子手里也就罢了,河南的灾民无法跨过黄河越过鬼子的中条山防线进入八路军配晋南。

    但现在中条山在八路军手里。

    确切的说是八路军的防区与鬼子防区犬牙交错没有明显的界限,中间依旧隔着鬼子。

    但王学新是这样考虑这个问题的:

    鬼子这几个师团从总体战略态势上是处于被华夏军队半包围的状态,补给极为困难。

    现在还不是那么明显,有朝一日要是河南甚至黄河北岸也受到波及缺粮,鬼子还能在这片地区维持几个师团的部队?

    如果维持不了,那是不是早晚有一天要彻底撤出去?否则是不是就有被围歼的危险?

    因此,从长远来看,八路军很可能将直接面对灾民的冲击。

    到时最缺的是什么?

    肯定是粮食!

    但这事王学新该怎么说呢?

    难道说夜观天像预计明年华夏会大面积受灾要“广积粮”云云?

    这么说不被狠批一番才是怪事了。

    想了想,王学新就说道:“首长,我听说鬼子已经在打滇缅公路的主意了!”

    首长马上就明白了王学新的意思:“你是说,这一仗我军会败?”

    “这不太可能吧!”孔捷接嘴道:“顽军已经派出第200师前往增援了,该处还有日不落的军队驻守,另外还有鹰酱的援助,不管是兵力、资源还是装备都优于鬼子,还能输了这场仗?”

    李长富起身说:“顽军的战斗力咱们信不过,但日不落军队在非洲战场能挡住汉斯,挡住鬼子应该不是问题!”

    王学新听着这话差点一口老血喷到天花板上。

    有些事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那都是在知道结果的情况下。

    身在这时代的人对未来一无所知,他们只能依靠现有的信息分析问题。

    比如顽军在抗战的战场上打得一塌糊涂,于是八路军就普遍不相信顽军的战斗力。

    而日不落却是这时代的第一强国……此时鹰酱和毛熊都是第二梯队,第一强国的称号依旧是日不落。

    这第一强国的军队和装备还能差到哪里去?

    因此李长富这话就很正常,认为日不落军队的战力优于顽军部队,要是会出问题就肯定顽军出了问题。

    事实上不只是李长富这么想,绝大多数指挥官都是这么认为的。

    谁又会想到出问题,而且出大问题的恰恰是日不落,反而是顽军打得十分英勇……滇缅公路是华夏运输的大动脉,顽军保其安全派出最精锐、最能打的部队。

    在干部们七嘴八舌的支持李长富的观点时,王学新分析道:“咱们先把军队战斗力放一边不说,我觉得咱们得先考虑战略意图的问题!”

    “什么意思?”李长富反问:“战略意图难道不是为了守住滇缅公路吗?”

    “华夏军队的确如此!”王学新点了点头,接着又连着反问了几个问题:“华夏军队的确如此,但日不落-->>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亮剑之军工系统,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0047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