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亮剑之军工系统 > 第515章 产量

亮剑之军工系统第515章 产量(1/2)

    除此之外王学新还在驾驶室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之前的驾驶室是封闭式的,这一点对毛熊或许很有必要,因为毛熊在冬天时气温很低,半履带汽车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时候是用来运送补给而不是运兵的……驾驶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司机能够长时期驾驶而不会被冻僵,后车厢如果是用来运货的就不需要考虑保温的问题,半履带的设计能使它没那么容易在冰雪覆盖的公路上打滑。

    但王学新用这玩意却不是运补给而是作战的。

    虽说东北也很冷,但首先要考虑到的还是作战的问题。

    王学新大手一挥,就在设计图上把驾驶舱的顶盖去掉了。

    “顶盖在战斗中毫无用处!”王学新说:“不仅没有用处还会影响战斗力!”

    阿列克谢没有反对。

    这一点在运城百战团的使用中就有很多反应。

    顶盖的确没什么用,因为它就是一片几毫米厚的薄铁皮,而敌人自上而下的攻击通常是飞机俯冲扫射或是炮弹,这两者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这层薄铁皮能挡得住的。

    相反,这顶盖与隔舱还阻挡了后方作战单位的视线和射角,也阻隔了驾驶室与后车厢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还是浪费了顶盖这一大片空间无法使用,为了超过顶盖,机枪不得不架得很高以使其能打到前方的敌人。

    但这样又会使机枪手的重心太高,这一是在装甲车颠玻时很容易被甩到车下,二是会成为敌人狙击手绝好的目标。

    王学新把这顶盖一去,也就是驾驶舱和后车厢连成一片,不但方便司机上车,还可以把机枪位从后车厢挪到副驾驶位。

    这样一来,之前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机枪手重心下降的同时也可以躲在护盾后扫射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同时反应速度和射角不仅没有降低还有所增加……副驾驶位操控机枪可以更好的与驾驶员配合实现火力与装甲车的协同。

    这装甲车虽然看起来有些怪异,但王学新却认为它越来越像现代全封闭的装甲运输车了。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除了半开放之外就是现代装甲车是将机枪架在顶部装甲上的。

    不过这对八路军并不适用,至少不适合八路军现在的工业基础。

    完了后,王学新就把设计图往阿列克谢面前一推,问:“能做到吗?”

    “当然能!”阿列克谢很肯定的回答:“事实上,团长同志,你的这些改进不仅没有增加生产难度,反而使生产难度降低了!甚至用料也多不了多少,车身也不会比之前的更重!”

    这话说的没毛病,前方增加一个滚筒后方去了驾驶室的顶盖和隔舱,侧面装甲虽然稍稍加高但挖出了射孔,因此重量的确差不多。

    至于生产难度,那驾驶室的顶盖和隔舱其实很费事,现在全部取消只需要在前方加两个方便正副驾驶上车的小侧门就可以了,工时和用料不增反减。

    阿列克谢忍不住称赞了一声:“这些都是很适用的想法,团长同志!只是……除了你之外没有其它人能先一步想到!”

    这是当然。

    王学新见过二战甚至是现代的装甲车,最重要的还是他知道战场的需求甚至还有拥有一些别人没有的经验……装甲车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战场的需求,因为那就是根据战场经验做出的改进。

    最后王学新给阿列克谢定下一个目标,两个月生产四百辆这样的装甲车。

    王学新是这样分配的,独立团作为主力两百辆,新一团、新二团各分配一百辆。

    以每辆可以搭载十人计算,两百辆可以搭载2000人,独立团剩下的1000多人就搭乘汽车、边三轮等交通工具……机械化部队不可能整支部队都清一色的使用半履带装甲车,还需要其它交通具作为辅助或者也可以说是取长补短。

    比如装甲车虽然防御强但是空间小运载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汽车这种虽说没有防御力但有空间有运载能力的东西了,再比如边三轮可以作为快速侦察单位还有通讯单位……总不可能送个信传个命令什么的,都开着半履带装甲车去吧?

    听到阿列克谢的保证,王学新悬着的心就放下一半了。

    来之前他还担心汽车厂的发动机产能不足无法满足这三个团的装备,但现在看起来这担心似乎是多余的。

    王学新不知道的是,阿列克谢之后为了这两个月四百台装甲车的产量也是煞费苦心。

    主要问题是出在发动机产量不足上,新开设的汽车厂生产的发动机原本还需要进一步试验检测,找到哪些不足和缺陷改进后再批-->>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亮剑之军工系统,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00470/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