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亮剑之军工系统 > 第403章 训练

亮剑之军工系统第403章 训练(1/2)

    俞平的确知道该怎么做。

    显而易见,第二航空队与第一航空队有些习惯不能一样。

    第一航空队使用的是鹰酱的战机,那些战机发动机的寿命少说也有几百小时,这样的战机考虑的就是长期使用。

    而第二航空队使用的是毛熊的战机,发动机的寿命勉强只能达到50小时。

    这样的战机当然没必要用飞行员以生命为代价去拯救,甚至在使用它时还应“简单粗暴”……发动机的寿命只有50小时,其它部件的寿命绝大多数都比发动机的寿命高,那么还需要有“保护战机”小心翼翼的使用吗?

    花了大力气保护战机,或者在战斗中轻易不敢高速或过载飞行,最终的结果就是其它部件完好的而发动机已经报废了。

    这时难道还为战机更换发动机?

    “拉5”是基本没有更换发动机的必要的。

    因为它是木制机身,发动机的造价占据飞机造价的大部份,为一架“拉5”更换一个发动机还不如重新生产一架崭新的战机。

    另一方面,按照八路军与毛熊的买卖协议,不远的将来华夏就将拥有自己的“拉5”生产线,也就是说八路军自己能生产这种飞机。

    那么,八路军是不是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放手使用这款战机?

    因此,在第一批飞行员调到砥石坡的时候,俞平最先教他们的不是飞行技术,而是如何跳伞如何在关键时候抛弃战机保护自己。

    这科目在鹰酱那是很少学习的。

    这并不是鹰酱舍不得飞机,事实上他们也觉得飞行员比飞机重要。

    鹰酱之所以很少让飞行员学习跳伞,是因为他们的飞机故障率较低……故障率较低就意味着飞行员因为非战斗原因需要跳伞的情况很少,而如果因为战斗原因跳伞尤其战斗场所还是太平洋上空,飞行员跳伞后的生还概率就太低太低了,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尤其到了中后期,鬼子飞行员被打急眼了,战机会攻击跳伞的鹰酱飞行员。

    第一批调到砥石坡的飞行员一共有50人,加上俞平这些老飞行员就有60人。

    在跳伞训练的同时,飞行训练紧接着就展开了。

    训练科目是王学新、俞平和费拉德洛夫共同制定的。

    在这方面王学新和俞平已经取得了共识,就是在训练方向上,应该保持快打快撤以保存飞行员为主的作战方式。

    但费拉德洛夫却持不同意见。

    “营长同志!”费拉德洛夫说:“我承认你对‘拉5’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改进方案也是正确的。然而,在作战方面我认为这就不是一种明智的作法,你知道‘拉5’的发动机寿命是多久吗?”

    “知道!”王学新回答:“50小时左右!”

    “是的!”费拉德洛夫说:“它的寿命只有他妈的50小时,确切的说50小时不到,因为在30小时左右我们就要大修一次。在这情况下,如果采用你说的战术,也就是快打快撤,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王学新又问。

    “意味着我们的有效作战时间会很少!”费拉德洛夫一摊手:“想想吧,营长同志!快打快撤,也就是从老远的地方飞到战场,很可能是二十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但它发挥的作用却只短短的几分钟……一个照面就撤退了,再花半小时飞回来!这就是在无谓的消耗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这是一种可耻的浪费,我不认为你们能支撑起一场这样的战争!”

    王学新觉得这很有意思。

    同样是因为发动机的寿命只有50小时,但王学新以此为基础考虑的是快打快撤不需要为这种消耗品牺牲飞行员的性命。

    而费拉德洛夫以此为基础考虑,却是要充分使用飞机的寿命让它尽可能用在战斗中,也就是更强调飞机的“有效作战时间”。

    为什么会这样?

    往细里想想王学新就明白了,这或许是因为国情战场形势不同。

    毛熊人才相对较多,尤其“准飞行员”应该说是不缺的,比如有飞行学员,有飞行俱乐部,甚至对飞机结构了解比较充分的地勤人员简单训练下都可以成为“拉5”的飞行员。

    毛熊缺的是战机,能与汉斯在空中作战的战机……此时毛熊的空中飞满了汉斯的战机,如果毛熊的在战机数量上无法短时间提升的话,就有可能一小批一小批的飞到空中被汉斯航空队消灭。

    而“拉5”的产量毕竟有限,虽说它生产的速度很快。
-->>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亮剑之军工系统,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00470/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