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第七百六十九章 以夷制夷(3/5)
底是业障还是善功,就尚未可知了。
这林辅成干脆也别做有限自由派的魁首了,干脆和贾诩一样,当个毒士好了,上一个稻烟对流的计划,已经足够毒了,结果这林辅成一开口就是绝户计。
疆界的形成有两种,一种是自然边界,山脉、河流、湖泊,想要彼此流通非常困难;第二种,人为边界,主要是以文化、信仰、和习俗进行分界。
而现在林辅成说:直线划界。
吕宋夷人的矛盾极为尖锐,有的世仇甚至超过了千年,彼此征伐杀戮不断,这种不考虑文化、宗教信仰、习俗、自然边界的直接切割,就是在刻意制造矛盾,各个部族之间的矛盾和仇杀,会永远的无休无止。
林辅成继续说道:“第二步就是走狗,吕宋总督府有四十五万顷直接归属于总督的种植园,而这些种植园需要大量的监工,大明人少,有点管不过来,给大明监工配点帮手也是合理的。”
“而且这人嘛,外人给他一巴掌,他觉得委屈,因为大明人善;可是这夷人给他一鞭子,他只会埋头干活,因为夷人都是恶霸,而且他们不敢嘀咕,一嘀咕,背地里指不定会怎么对付他们。”
“比如安南国到大明砍甘蔗,他们总是分赃不均,产生各种冲突和矛盾,彼此争斗极为酷烈,杀人都是家常便饭。”
“第三步就是传帮带,就是允许这些个走狗们,带着他们亲朋来到种植园耕种,总督府不做什么限制,什么人都可以,把活儿干完就行,当然这走狗们不想向下分润利润,他可以抓些奴隶来,至于怎么抓,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
“长此以往,必然会有一大批亲睦之人,会帮着总督府承担那些不该大明人承担的风风雨雨。”
亲睦之人,这是一种十分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汉人在海外的护城河,夷人心里有怨有怒有嫉妒,也不会发泄到大明人身上,而是冲着这些走狗去,而这些走狗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会拼了命的去想方设法的维护大明在吕宋的统治地位。
正如林辅成说的那样,以夷制夷,大明做什么,都不如研究研究,怎么让夷人杀死夷人。
“国姓爷,这是仁政,你看,我们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工作,甚至还提高了他们的地位,无论从儒家五常的仁义礼智信去讲,还是从阶级论的阶级、分配、斗争去讲,都是仁政。”林辅成说完,喝了口茶,平静的说道。
大明两套叙事方式,儒家五常和最新的阶级三卷。
按照儒家五常的讲法,林辅成的这些办法,就是在建立秩序,建立秩序就是最大的仁;按照阶级论的三卷,也是仁政,因为大明的确向下分配了,并且通过分配,奠定了阶级,减少矛盾的激化,尤其是减少对大明人的直接矛盾。
他前面说的是本意,后面说的是叙事,到底是仁政还是恶政,得看你站在什么立场去解读,就像是善恶的标准总是在变化一样,仁还是恶,得看你的屁股坐在哪头儿。
“林大师的办法极好。”殷正茂眉头紧蹙的问道:“但如此好的计策,是如何想出来的?”
“也是读第三卷,略有所获而已。”林辅成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殷正茂和张居正一样,不喜欢第三卷,尤其是第三卷那个大明必亡的推论,殷正茂非常反感!
张居正因为身居内阁,所以需要精读,可是殷正茂不同,他就看了一遍,就扔到了一边,认为这一卷得到的推论,过于荒谬了。
第三卷的内容很多很多,但归根到底,就是博弈,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博弈,利用博弈去形成共识。
“原来如此,那我必须要仔细读一读这第三卷了。”殷正茂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想岔了,一千本论语,就有一千个孔夫子,大家对论语的解读,也各有不同,对某种观点的绝对否定,不利于了解事情的全貌。
“那我就不多打扰了,先回去了。”林辅成俯首离开了市政厅,来到了门前。
以前,总督府和市政厅之前有一组巨人与神战斗的雕像,已经全都被拆除,现在换成了盘古开天、先天八卦、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钻木取火、夸父逐日、神农尝百草、愚公移山、仓颉造字、嫘祖缫丝、大禹治水等等。
林辅成特别喜欢这些雕像,而且这些雕像还在继续修下去,比如最近修得的是齐天大圣,每一个雕像下面都有一个铜碑,记录着这些雕像讲的是什么故事。
这都是极-->>
这林辅成干脆也别做有限自由派的魁首了,干脆和贾诩一样,当个毒士好了,上一个稻烟对流的计划,已经足够毒了,结果这林辅成一开口就是绝户计。
疆界的形成有两种,一种是自然边界,山脉、河流、湖泊,想要彼此流通非常困难;第二种,人为边界,主要是以文化、信仰、和习俗进行分界。
而现在林辅成说:直线划界。
吕宋夷人的矛盾极为尖锐,有的世仇甚至超过了千年,彼此征伐杀戮不断,这种不考虑文化、宗教信仰、习俗、自然边界的直接切割,就是在刻意制造矛盾,各个部族之间的矛盾和仇杀,会永远的无休无止。
林辅成继续说道:“第二步就是走狗,吕宋总督府有四十五万顷直接归属于总督的种植园,而这些种植园需要大量的监工,大明人少,有点管不过来,给大明监工配点帮手也是合理的。”
“而且这人嘛,外人给他一巴掌,他觉得委屈,因为大明人善;可是这夷人给他一鞭子,他只会埋头干活,因为夷人都是恶霸,而且他们不敢嘀咕,一嘀咕,背地里指不定会怎么对付他们。”
“比如安南国到大明砍甘蔗,他们总是分赃不均,产生各种冲突和矛盾,彼此争斗极为酷烈,杀人都是家常便饭。”
“第三步就是传帮带,就是允许这些个走狗们,带着他们亲朋来到种植园耕种,总督府不做什么限制,什么人都可以,把活儿干完就行,当然这走狗们不想向下分润利润,他可以抓些奴隶来,至于怎么抓,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
“长此以往,必然会有一大批亲睦之人,会帮着总督府承担那些不该大明人承担的风风雨雨。”
亲睦之人,这是一种十分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汉人在海外的护城河,夷人心里有怨有怒有嫉妒,也不会发泄到大明人身上,而是冲着这些走狗去,而这些走狗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会拼了命的去想方设法的维护大明在吕宋的统治地位。
正如林辅成说的那样,以夷制夷,大明做什么,都不如研究研究,怎么让夷人杀死夷人。
“国姓爷,这是仁政,你看,我们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工作,甚至还提高了他们的地位,无论从儒家五常的仁义礼智信去讲,还是从阶级论的阶级、分配、斗争去讲,都是仁政。”林辅成说完,喝了口茶,平静的说道。
大明两套叙事方式,儒家五常和最新的阶级三卷。
按照儒家五常的讲法,林辅成的这些办法,就是在建立秩序,建立秩序就是最大的仁;按照阶级论的三卷,也是仁政,因为大明的确向下分配了,并且通过分配,奠定了阶级,减少矛盾的激化,尤其是减少对大明人的直接矛盾。
他前面说的是本意,后面说的是叙事,到底是仁政还是恶政,得看你站在什么立场去解读,就像是善恶的标准总是在变化一样,仁还是恶,得看你的屁股坐在哪头儿。
“林大师的办法极好。”殷正茂眉头紧蹙的问道:“但如此好的计策,是如何想出来的?”
“也是读第三卷,略有所获而已。”林辅成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殷正茂和张居正一样,不喜欢第三卷,尤其是第三卷那个大明必亡的推论,殷正茂非常反感!
张居正因为身居内阁,所以需要精读,可是殷正茂不同,他就看了一遍,就扔到了一边,认为这一卷得到的推论,过于荒谬了。
第三卷的内容很多很多,但归根到底,就是博弈,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博弈,利用博弈去形成共识。
“原来如此,那我必须要仔细读一读这第三卷了。”殷正茂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想岔了,一千本论语,就有一千个孔夫子,大家对论语的解读,也各有不同,对某种观点的绝对否定,不利于了解事情的全貌。
“那我就不多打扰了,先回去了。”林辅成俯首离开了市政厅,来到了门前。
以前,总督府和市政厅之前有一组巨人与神战斗的雕像,已经全都被拆除,现在换成了盘古开天、先天八卦、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钻木取火、夸父逐日、神农尝百草、愚公移山、仓颉造字、嫘祖缫丝、大禹治水等等。
林辅成特别喜欢这些雕像,而且这些雕像还在继续修下去,比如最近修得的是齐天大圣,每一个雕像下面都有一个铜碑,记录着这些雕像讲的是什么故事。
这都是极-->>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780.html
推荐阅读:改嫁权少当天,前夫带全家跪求别嫁 年代军工:让你当厂长,你整出了蘑菇蛋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大国重工:从穷兵到火力覆盖全球 你说他偏执又阴郁?完蛋,我更爱了 我的技能栏里全是怪物招 病弱炮灰成了修仙界首富 病弱美人?修仙界第一女魔头!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穿成恶女,搬空全京揣孕肚去流放 记忆暗匣 黎明不曾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