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第七百三十四章 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4/5)
>
“他的意思就是搞清楚敌人是谁,依靠大多数的穷民苦力,发动拉拢有产者,限制乡贤缙绅阶级的特权,消灭不尊王命纲纪的乱臣贼子。”张居正看向了王崇古问道:“你还不知道我在担心什么吗?”
王崇古一听就直接乐了,笑着说道:“不就是斗争卷那点东西吗?我儿王谦第一时间就买了,被我抢了去,他只能再买一本了。”
“我看了,陛下这一卷写得好啊,你写的那些矛盾说公私论,阶级卷、分配卷,都是发现现象、分析问题、找到原因,却不提供方案,这解决问题,不论什么,都绕不开斗争这两个字。”
“我说元辅,你这才六十三,怎么比我这个糟老头子胆子都小?陛下少壮,不用担心那些有的没的。”
什么自然而然的推论,在王崇古看来,大明亡还是不亡,他们说了不算,大明要是再出个明英宗,明天就亡给你看,没有必要为了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心,当下大明需要就够了。
张居正想了想,觉得自己可能顾虑的比较多,笑着说道:“王次辅说的也是,与其担心那些有的没的,把陕西的旱灾解决才是燃眉之急。”
“这就对了嘛,咱都不是神仙,能把眼前的事处理好,就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我觉得把这本奏疏抄录之后,给申时行送去,浙江还田的事儿,这个思路是对的。”王崇古现在在内阁坐班,一些奏疏,他也要贴浮票,给陛下意见。
申时行要把浙江还田的事办妥当了,这本收粮疏,就是解题的办法之一。
张居正逐渐放下了对斗争卷的担忧,这种需要宦海沉浮才能理解的枯燥经文,不必过分担心。
文渊阁内,偶尔传来交谈声,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
“王次辅看看这本奏疏,来自吕宋总督府,国姓正茂和张元勋联名上奏,烟草正在成为东洋最大的货币。”张居正将一本奏疏递给了王崇古面色凝重的说道。
南洋的货币是实物货币,动物的皮、贝壳、串珠、鱼类、粮食等等,都是货币的一种,随着大明对南洋的不断投入,整个南洋的商贸变得更加活跃了起来,但是因为大明金银铜钱的舶出禁令,导致南洋的货币一直紧缺,哪怕是海外通行宝钞在大量发行,但依旧无法满足南洋人对货币的需求。
而烟草,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了硬通货,成为了一般等价物,通常情况下,一钱烟丝的价格等同于一分银,要知道在大明三分银是一个募役,一天的工钱,大明募役一天累死累活只能买三钱烟丝。
正因为需求广泛,存储在各个仓库的烟丝,居然成为了交易的担保货物。
“有意思。”王国光看完之后,笑着说道:“应该更加大规模的发行海外宝钞了,申巡抚之前还担心,南京一百二十个铸钱炉拔地而起,这铜钱过多,导致铜钱不值钱,现在看来,没有这个顾虑了,我们可以利用铜钱作为本位,在海外大量发行通行宝钞。”
王国光是个非常保守的财相,他之前对大量铸造铜钱有自己的担忧,但看到南洋的现状,王国光非常清楚,无论铸造再多的铜钱,对于大明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可以作为海外通行宝钞的承兑货币储存起来。
钞法不如擦屁股纸之前,是之前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个就是兑现,另外一个是增发,这两个问题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锚定,而现在锚定物已经出现了。
大明在倭国累计了大量发行钞法的经验,现在就到了验证的时候。
王崇古看着奏疏,笑着说道:“国姓正茂在奏疏上说烟草专营,已经开始盈利了,啧啧,这玩意儿,今年的盈利已经有快十万银了,到了年底,预计有二十万银,比当初的毛呢官厂还要赚钱。”
毛呢官厂第一次实现盈利是万历五年,第一次超过十万银利润是万历六年,一直到万历九年才超过了百万利润,现在维持在一百二十万银左右,随着草原羊毛数量增多而增多,可是烟草专营,第一年刚开始,就已经看到了二十万银。
潜力无穷。
王国光简单的估算了下,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当初国姓正茂说,这烟草专营弄好了,能养得起大明军,这么看来,确实有可能,咱们也要为士大夫们说句话,以前兴文匽武,是戎事真的贵,养不起,没有硬仗打的时候,就得兴文匽武。”
兴文匽武缩减开支,是必然,大明以前遣散客兵都是头等难题,对于朝廷而言,戎事是非常昂贵的。
但现在只需要把专营-->>
王崇古一听就直接乐了,笑着说道:“不就是斗争卷那点东西吗?我儿王谦第一时间就买了,被我抢了去,他只能再买一本了。”
“我看了,陛下这一卷写得好啊,你写的那些矛盾说公私论,阶级卷、分配卷,都是发现现象、分析问题、找到原因,却不提供方案,这解决问题,不论什么,都绕不开斗争这两个字。”
“我说元辅,你这才六十三,怎么比我这个糟老头子胆子都小?陛下少壮,不用担心那些有的没的。”
什么自然而然的推论,在王崇古看来,大明亡还是不亡,他们说了不算,大明要是再出个明英宗,明天就亡给你看,没有必要为了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心,当下大明需要就够了。
张居正想了想,觉得自己可能顾虑的比较多,笑着说道:“王次辅说的也是,与其担心那些有的没的,把陕西的旱灾解决才是燃眉之急。”
“这就对了嘛,咱都不是神仙,能把眼前的事处理好,就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我觉得把这本奏疏抄录之后,给申时行送去,浙江还田的事儿,这个思路是对的。”王崇古现在在内阁坐班,一些奏疏,他也要贴浮票,给陛下意见。
申时行要把浙江还田的事办妥当了,这本收粮疏,就是解题的办法之一。
张居正逐渐放下了对斗争卷的担忧,这种需要宦海沉浮才能理解的枯燥经文,不必过分担心。
文渊阁内,偶尔传来交谈声,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
“王次辅看看这本奏疏,来自吕宋总督府,国姓正茂和张元勋联名上奏,烟草正在成为东洋最大的货币。”张居正将一本奏疏递给了王崇古面色凝重的说道。
南洋的货币是实物货币,动物的皮、贝壳、串珠、鱼类、粮食等等,都是货币的一种,随着大明对南洋的不断投入,整个南洋的商贸变得更加活跃了起来,但是因为大明金银铜钱的舶出禁令,导致南洋的货币一直紧缺,哪怕是海外通行宝钞在大量发行,但依旧无法满足南洋人对货币的需求。
而烟草,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了硬通货,成为了一般等价物,通常情况下,一钱烟丝的价格等同于一分银,要知道在大明三分银是一个募役,一天的工钱,大明募役一天累死累活只能买三钱烟丝。
正因为需求广泛,存储在各个仓库的烟丝,居然成为了交易的担保货物。
“有意思。”王国光看完之后,笑着说道:“应该更加大规模的发行海外宝钞了,申巡抚之前还担心,南京一百二十个铸钱炉拔地而起,这铜钱过多,导致铜钱不值钱,现在看来,没有这个顾虑了,我们可以利用铜钱作为本位,在海外大量发行通行宝钞。”
王国光是个非常保守的财相,他之前对大量铸造铜钱有自己的担忧,但看到南洋的现状,王国光非常清楚,无论铸造再多的铜钱,对于大明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可以作为海外通行宝钞的承兑货币储存起来。
钞法不如擦屁股纸之前,是之前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个就是兑现,另外一个是增发,这两个问题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锚定,而现在锚定物已经出现了。
大明在倭国累计了大量发行钞法的经验,现在就到了验证的时候。
王崇古看着奏疏,笑着说道:“国姓正茂在奏疏上说烟草专营,已经开始盈利了,啧啧,这玩意儿,今年的盈利已经有快十万银了,到了年底,预计有二十万银,比当初的毛呢官厂还要赚钱。”
毛呢官厂第一次实现盈利是万历五年,第一次超过十万银利润是万历六年,一直到万历九年才超过了百万利润,现在维持在一百二十万银左右,随着草原羊毛数量增多而增多,可是烟草专营,第一年刚开始,就已经看到了二十万银。
潜力无穷。
王国光简单的估算了下,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当初国姓正茂说,这烟草专营弄好了,能养得起大明军,这么看来,确实有可能,咱们也要为士大夫们说句话,以前兴文匽武,是戎事真的贵,养不起,没有硬仗打的时候,就得兴文匽武。”
兴文匽武缩减开支,是必然,大明以前遣散客兵都是头等难题,对于朝廷而言,戎事是非常昂贵的。
但现在只需要把专营-->>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745.html
推荐阅读:玄门主播万人迷,赚够一亿就退休 萌宝通兽世,上交自己带飞祖国 限制级游戏?阴湿大佬们痴缠我 兄妹穿越,我靠大哥在末世修仙 星际万人嫌,靠躺平治愈星际大佬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隋唐:从护隋到万界称帝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改嫁权少当天,前夫带全家跪求别嫁 年代军工:让你当厂长,你整出了蘑菇蛋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