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六百八十六章 算清楚他们欠了朕多少钱!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六百八十六章 算清楚他们欠了朕多少钱!(4/5)

钧选择放人,这是群体事件,不能以斗殴论,但凡是处理的不及时,这种暴躁情绪,就会更加剧烈,这和朱翊钧亲自出面安抚百姓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匠人们最关切的四件事,有三件事陛下给出了承诺,而且还给出了时限,有一件事,陛下记载了小本本上。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匠人,左右看了看,还是一脸为难的说道:“陛下啊,草民还有一件事,还请陛下做主,这海总宪说,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就是说劳役摊派到了田亩之中,这松江府推行了一条鞭法,后来南衙也在推行。”

    “草民没理解错的话,是不是我们这些没有地的工匠,这个劳役就不用纳银了?”

    “没错。”朱翊钧眉头一皱,十分确信的说道。

    一条鞭法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的劳役,都算到土地里去,需要用劳役的时候,出钱雇佣,这就是一条鞭法的本来面目,一条鞭法是实物税到货币税的转变,也是将名目繁多的劳役全都放在土地里。

    “但为何我们这么没地的匠人也要交这个差役银,一年要七钱银子了。”这个匠人大胆的提问了起来。

    “咱从来没说过要对没地的人收四差银。”朱翊钧坐的笔直,他看着匠人有些疑惑的问道:“有人扛着咱的龙旗大纛要这个钱了?”

    匠人赶忙说道:“嗯,他们说是交的皇粮,七钱银子能买两石米了,够小孩子吃一年了。”

    “咱没让人收过。”朱翊钧十分郑重的说道:“一条鞭法,本就是自桂萼以来,为了解决民困于役提出的办法,已经这么多年了,看来是执行中出现了问题,除了这个差役银之外,还要交什么钱吗?”

    “有!”匠人们也意识到,这银子九成九没进皇帝的腰包,有人在捣鬼。

    有一个词叫为虎作伥,就是被老虎杀死的人,冤魂不散变成伥鬼,吸引人到老虎的地盘,被老虎杀死,而大明朝廷就是老虎,势要豪右、乡贤缙绅、衙役酷吏,都是伥鬼。

    但现在,匠人们恍惚发现,老虎压根就没那么大的饭量!

    这不对账不知道,一对账吓一跳,朱翊钧这才知道,匠人们身上有这么多名目繁多的税!

    这些匠人只能在外郭活动,一入南京城,每待一天,就要交五文钱的进城费,每一天都要交,这五文钱是直接在工钱里扣的,当然也可以自己在城门交,匠人们交是全额的,匠人们猜测可能肉食者可以少交一点。

    芦、茶、矿也全都征课,大明百姓过冬除了囤煤就是囤草,秋天晒干之后,铺在床上,盖在身上用来保暖,而芦苇就是最好的草料,去买草的时候,在集市囤了草,就得给坐在坊市门前的差役交钱,矿课主要是在矿上,金、银、铁、铜、铅、锡、水银、矾、朱砂等等都要缴,而且不收实物,只收银子。

    有的时候窑主拖欠工钱,匠人们就是真正的付钱上工。

    除了进城、芦、茶、矿之外还有门摊、市肆、房号等等名目繁多的税,这些都不是正赋,不在朝廷征税的名册上。

    “不是,这怎么还问织娘收税?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两钱银,三十以上三钱银?”朱翊钧被这些名目繁多的税给吓到了,尤其是十五岁以上不嫁人,就要每年收两钱银子。

    “等会儿,这笔银子,不会只对织娘收吧。”

    朱翊钧九岁登基,至今已经有十三年的工作经验了,这种离谱的税,想要收上来,需要基层多么强悍的执行力量?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个银子,只能在织娘这里收的上来,这里的女子最为集中。

    “是。”织娘面色痛苦的说道:“那些个衙役们,每年都要到织造局收这笔银子,后来织造局代收,两钱银,我们只要交一钱银,但不是织造局的织娘,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织造局是官厂,大部分的织娘都是织造局的,为了体面织造局只好出面谈,最后织造局承担了一半,算是把这件事给糊弄了过去。

    朱翊钧深吸了口气,对着冯保说道:“告诉大司徒,府库到底有多少银子,务必盘清楚!打着朕的名义,横征暴敛,最后都进了自己口袋,敢动朕的银子,朕要找他们要个说法!”

    “算清楚他们欠了朕多少钱!”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哪怕地方衙门说自己要收,非要打着皇帝的名义!

    皇帝出了名的节-->>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