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五百一十三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五百一十三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2/5)

个陈经邦,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

    “陈经邦骗了你,不用他承诺举荐,伱也能做福建巡抚。”

    当初双屿私市,是谁在拿钱呢?

    陈经邦完全没想到刘汉儒这么能干,把这私市经营到了如此规模,每日出入船只超过了三百艘!

    朱翊钧一甩袖子,他最是厌恶的就是罪该万死这个词,仿佛什么罪恶都可以一死了之。

    即便是万历年间考成法推行以来,官场的升转变得公平了起来,可是出身仍然还在,一甲进士及第自然不提,那最低都是个大学士,而二甲出任地方也是挂着京官的官职,以京官兼掌地方事务,比如在云南的王希元,是佥都御史巡按云南掌铸钱事,管云南铸炉。

    刘汉儒呆呆的看着那朱红色的朱批,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笑着笑着开始哭,身子一软,坐在了地上,两眼失神,如同失心疯了一样,呆呆的坐在那里,两行浊泪滚滚而下,身体抽动着,却没有一点声音。

    功名的名次,就决定了未来成就的上限。

    都是抗倭名将,都是为了抗倭,可朝堂在倾轧,下面的严党和清流就只能倾轧,这是党锢之下的悲哀,张经、李天宠、胡宗宪的瘐死,谁输谁赢,都是大明输的一塌糊涂。

    一步错,步步错,为了陈经邦的承诺,刘汉儒做了多少事儿?

    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廷议的内容其实很少对外公布,所以,在外人看来,就是由座师党魁举荐,山东巡抚王一鹗的升转,就是陛下力排众议的结果,而辽东巡抚侯于赵,则是廷臣廷推的结果。

    很快刘汉儒就就交待了证据,给陈经邦送钱,也不是直接一步到位送到陈经邦的手里,而是陈经邦的义子陈庆聪,而这个义子也不是真的义子,和陈经邦是亲生父子,因为母亲是个外室,所以只能以义子的名分进了家门。

    “那一根根金丝楠木,啧啧,我都不知道咱大明还有那么大一根,当初皇宫鼎建的时候,陛下说缺金丝楠木,就不用木柱,改用混凝土柱,也省的劳民伤财从南衙运转。”刘汉儒说起了陈家大厝里的金丝楠木柱,一共七根。

    那是以前,不是现在。

    那是在浙江,刘汉儒还是浙江按察使的时候,仁和夏氏做东,介绍了陈经邦的义子陈庆聪和刘汉儒认识。

    这显然是故意设计,这美人对刘汉儒的了解,恐怕比他自己本人都多,但知道是个套,也不愿意醒来了。

    刘汉儒变了,成了个贪官污吏,成了大明的蛀虫,他开始庇佑私市,如何从私市里赚钱,如何将钱换成各种奢靡之物运到莆田,为陈经邦的大厝添砖加瓦。

    “啊?”刘汉儒一时间有些迷茫,看着王崇古眼神里充满了不解。

    巡抚,钦差大臣,封疆大吏,哪有那么简单呢?一个礼部右侍郎就能敲定的?

    刘汉儒就是不在京堂,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才觉得有京堂大员举荐,才会有升转的可能。

    赵梦祐看着刘汉儒的样子,也没多说,继续开始了审问,不是刘汉儒攀咬陈经邦,陈经邦就可以坐罪下狱的,办案要讲证据,刘汉儒就是那个突破口,这就是为何要在刘汉儒身上打开突破口的原因,这是最快最直接的办法。

    这有什么意思?

    王崇古看着刘汉儒开口说道:“万历七年五月,你转任福建,是福建巡抚庞尚鹏点名要的你,舒应龙反而是添头,大明很少有布政使、按察使一起转任的,万历七年庞尚鹏以疾乞骸骨致仕,举荐的就是你,而当时朝廷做好了准备,若是庞尚鹏身体欠安,无力主持福建事务,就由你来代任巡抚,这是格外提拔,以副都御史巡抚福建。”

    刘汉儒是三甲五十九名,一甲是进士及第,直授翰林院官,无需吏部铨选;二甲是进士出身能考翰林院庶吉士坐镇京堂;可是三甲是同进士出身,就只能走地方升转的路子镇守一方,一辈子都在地方打转,回不到京堂。

    “为什么?”朱翊钧看着陈经邦,有些疑惑的问道:“探大钱、起大厝、娶水某,就那么重要吗?”

    “臣罪该万死,罪臣也没想到刘汉儒搞得这么大阵仗来。”到了这一步,陈经邦也没什么好说的,这种事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刘汉儒,你有没有想过。”王崇古看着刘汉儒忽然开口说道:“你的才干,朝廷早就注意到了?” >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