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无能为力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无能为力(2/5)

没进通和宫,而是拐进了皇家格物院,皇家格物院的藏经阁的第一层,是郑王世子、德王朱载堉的书房。

    王崇古在用考成法,太好用了!

    这就是河南清丈还田的世纪难题。

    削藩已经搞出了一次靖难之战,这灭藩,会是何等可怕的政令?

    朱载堉相继用了三种办法,来诉说他的成果,割圆法、旧公式和新公式,新公式简单明了,甚至需要更多的精确度时,可以继续展开,和割圆法进行印证,结果是相同。

    一直清丈不设限期等于不清丈。

    万士和认怂了,他入宫面呈陛下后,劝谏了皇帝暂缓此议,等戚帅回京之后,再论不迟。

    密率就是圆周率,而朒数和盈数,就是415926-7之间。

    给朱载堉的父亲郑王写信,让郑王做个表率,带着郑王藩入京来,这件事很难做,因为郑王藩不是郑王府一家,那么多的郡王,都需要仔细商量,这是大事。

    朱载堉的每一秒钟对他而言,对大明而言都非常的宝贵,乱七八糟的事儿,挡在格物院门外就好。

    那是皇帝自己的问题。

    别说河南地方有司了,张居正都不敢妄动,朱翊钧看了都头疼,连鞑清看了都得挠头。

    这个要银子的过程并不顺利,民告官那本身就是困难重重,垫付了劳动报酬的乡贤缙绅们,委托了一个状师,告了师爷的同乡赵丁健,不敢告官,只能找这个赵丁健了。

    冯保知道河南清丈的复杂性,才低声说道:“就这样吧,也不是说河南不清丈,就一直清丈就是。”

    田文镜作为河南山东总督,作为雍正心腹大臣,在河南地面推行摊丁入亩,地籍官司打的田文镜焦头烂额,因为到了雍正年间,河南地面的田亩,仍然没有厘清地籍。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这还只是厘清地籍,后面还有一座怎么看都无法翻越的还田。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朱载堉这才注意到,房间里多了三个人,皇帝、冯保、赵梦祐,书房极为凌乱,这地上的纸也不知道有用没用,三个人都只能小心翼翼的避开。

    这是重新树立朝廷信誉的关键,如果朝廷在万历维新中,说到做到,朝廷的信誉就可以快速恢复,即便是以后出现了螺旋上升的反复,也不会是完全反对、全盘否定,这对大明的日后,极为重要。

    迁徙藩王回京,就是商鞅变法的徙木立信!

    “陛下,河南地面要不就这样吧。”冯保看着河南地方有司的奏疏,无奈的说道,让谁去都不合适,对付的是老朱家的宗藩,谁去都免不了被秋后算账,这是必然。

    “如果可以,那朕就迁天下诸藩入京,即便是有藩王造反,也在所不惜。”

    在考成法实施之后,顾章志、应天府衙师爷、师爷的侄子、同知、通判、知事、照磨、户房、赵丁健,甚至是顾章志家里丫鬟的丈夫,全部被逮捕入京徐行提问,最后把这三十六万银子给找补出来,这就是考成法瓜蔓连坐,或者说是多层负责制。

    “为了行星轨道的计算,只有把行星轨道计算完成,才能确定光速。”朱载堉回到了现实之中,说起了目的,计算轨道,进而计算光速。

    “朕过来是有件事,让皇叔看一下算学的教材,但朕仔细想了想,这等庶务,还是不麻烦皇叔了。”朱翊钧过来是真的有事,三级学堂的算学教科书,童学、蒙学都好确定,唯独经学的范围和内容,需要朱载堉确认一下。

    哪有老爷冤的?都是赵丁健这个人贪心不足蛇吞象,拿了老爷的银子不办事,现在银子没了,赵丁健抵命就行。

    沉浸在科学的海洋里,会忘记时间,但身体顶不住的话,大明会损失一大笔财富。

    皇帝来皇家格物院,根本就不是单纯的为了教科书,而是为了迁藩王入京,要先跟藩王达成一致,再进行行动,最好有人做榜样。

    师爷就找顾章志商议,顾章志随便找了个罪名,将乡贤缙绅和状师全给抓了,这才一下子闹到了文华殿上。

    这已经不是削藩了,这是灭藩。

    所以江西地面那615万亩田,一共超过了二百四十名官吏被一体革罢,褫夺官身功名。

    但很快,万士和就明白了皇帝为何要做这-->>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