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七十章 蒸汽机是要吃人的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四百七十章 蒸汽机是要吃人的(2/5)

  王国光认真研读了还田疏,真的很大胆,同时也很危险,他趋于保持现状。

    “驰道修到四通八达,钞关抽分局设在驰道上,再言还田不迟。”张学颜的态度更加保守,他认为这个时候,搞什么还田,真的是多此一举,等到商税完全碾压田赋,才是议论还田的时候。

    工部尚书汪道昆立刻反问道:“你不进行还田,真的能把驰道修的四通八达吗?就连绥远驰道和绥远矿业,都需要向民间募集资金了。”

    解放生产力后,才能有充足的农产品推行驰道修建,没有银子万万不行,但银子也不是万能的,驰道的修建,还需要大量的粮食,工匠皆脱离农业生产,农业的生产关系不改变,还想供应数目庞大的不事农桑的工匠,这才是舍本求末。

    “就从松江府开始吧,反正松江府之前就这么干过了,松江地面的遮奢户们更容易接受还田。”汪道昆觉得松江府还是太自由了。

    松江府的势要豪右经历了那么多的大风大浪,这一次还田,不过是些许的风霜罢了。

    “很有必要。”海瑞作为清流的代表人物,反贪第一人,十分肯定的表示了自己支持还田的态度,这和反腐有关,自然也和解救黔首有关,海瑞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心系天下黎民百姓之人,耕者有其田这五个字,对海瑞这样的道德君子而言,诱惑力不弱于白银对大明皇帝的吸引力。

    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廷议议论纷纷,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各有不同。

    朱翊钧揉了揉眉心,比如户部张学颜反对的理由很充分,地价分为十年偿还,且不是说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人上下其手,在其中谋利,就说,这个佃户变成自耕农十年内,就没有任何消费能力,因为地价掣肘,白银更加不能流通。

    户部对白银的流通性问题非常非常的关注,甚至有些反应过度。

    而且这还是张学颜抛开有人在里面上下其手不谈,朝廷公卖放领的地价,真的是到百姓手里的地价吗?地方官员甚至不用贪腐,只需要轻轻撕开一些口子,势要豪右必然会利用这些口子,掏空公卖放领田亩。

    这是必然的,大明各地的府库,不都是这么被掏空的吗?

    户部是非常保守的,非必要不增债,朝廷、地方、百姓,皆是如此,青苗法搞的官贷、北宋朝廷的反复,直接拉断了大宋黔首们的最后一根弦儿。

    户部的反对态度十分明确,最后一定出现一个奇妙又几乎无解的局面来,明明物质丰富起来,但百姓就是没有需求,不是不想,是买不起。

    穷民苦力为了购买田亩,直接耗尽了未来十年的潜力,大明这头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产出了大量的货物堆积无法售卖,出售给海外,海外皆为蛮荒之地,哪有那么高的需求?没有需求,有更多的商品供应,白银堰塞是货币,商品堰塞那就是房倒屋塌天大的事儿。

    这方兴未艾的商品经济,岂不是直接胎死腹中?

    穷民苦力没有任何承担风险的能力,而且户部也表示这只是简单的推算了一番,如果地方再整出一堆乱七八糟的麻烦来,更加头疼。

    对于《还田疏》的讨论已经不是不欢而散可以形容了,而是大部分的廷臣都不同意,这就是廷议的结果。

    得亏是陛下长大了,若是陛下年纪还小,没人敢这么顶撞张居正。

    张居正也不恼火,其实朝臣们说的,也是张居正说的,《还田疏》虽然是他搞出来的,但他本人其实对还田疏并不认同,甚至他觉得自己有点像是泰西神话里,那个打开了魔盒的潘多拉。

    张居正对泰西的文化是有些兴趣的,作为帝国的首辅,一个能够环球贸易抵达大明的泰西文明,就这一个条件就已经足够引起张居正的重视了。

    还田疏的第一次廷议,没有通过,年后,各部部议后,还要再次进行廷议。

    兵部尚书曾省吾打开了奏疏说道;“戚帅送回来了三十斤火炮击发的度数旁通,每一轮击发火药三百斤,一共齐射了一百轮,共计消耗火药三万斤,等于24万发二钱鸟铳击发,炸毁了板升城的城墙,一共哑火一次,炸膛一次,可靠性得到了验证,从击杀伤敌数来看,完全不值得,大概直接杀死的只有不到二十四人,但敌人的士气彻底打没了。”

    从击杀上来看,这火炮根本没什么用,但是从战线的角度去考量,却变得意义十足来了。

    俺答汗不是不想困兽犹斗,实在是整个板升城都被-->>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