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角贸易的形成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角贸易的形成(3/5)

国美人,这样就没有律法问题了。

    在大明华夷之辨的框架下,番夷都是动物牲畜地位,所以本质上,画舫生意就是个动物园,这画舫在民间的雅称名叫:豹房,主要是画舫的玩法,极为野性。

    这里面娼妓全都是红毛番、金毛番、波斯美人、倭国游女、高丽姬。

    对于倭国而言,完全就是出口转内销了,倭国的游女跑到大明镀了一层金,从廉价的游女,一下子就镶金边了,上船的门票都得一百两银,到了船上消费只是更高。

    倭国大名的反应,只有一个,那就是消费!

    这种花活,在倭国实在是太罕见了。

    “这生意嘛,自然是无孔不入,画舫生意,我们孙氏可是依律抽分,从未拖欠少交过一次税赋。”孙克毅则是笑着说道,画舫生意不仅交税,还给大明海事学堂的筹建捐钱,至于动物园动物们的皮肉之苦,孙克毅没有什么怜悯。

    中原从汉代就开始册封倭国国王,一直到永乐年间,也在册封,这便是教化,希望能把倭人从禽兽教化成人,柔远人的内在逻辑,就是道德的无所不能。

    而绵延二十多年的倭患,证明了道德不是无所不能,华夷之辨里,柔远人的风力舆论逐渐势微消失,蛮夷狼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渐渐地占据了主流。

    在军火贸易会上,比较有趣的是,交易量不是公开的。

    任何想要购买火器、火药的大名,都得到偏厢和市舶司的吏员沟通,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可怕的结果,那就是谁都不知道对方到底购买了多少火器。

    大明卖军火,让倭人杀自己人,减弱倭国实力,这一点,大名们心知肚明。

    要反抗大明宝钞、军火贩售,最好的办法,就是各个大名,以织田信长为核心,团结一心,共拒大明!

    大明要卖火器,大名们就很默契,谁都不够买!大明要推行宝钞,大名们都不用真金白银换取宝钞!

    这样一来,大明拿倭国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毕竟远渡重洋,倭国还有九百万丁口。

    但是这个交易不公开,彻底让所有人都岌岌可危起来,谁知道邻居到底购买了多少火器火药,又准备什么时候讨伐自己?就连织田信长也要购买大量的火器去防范,防止第三次信长包围圈。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必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织田信长无论之前如何游说这些大名,达成了怎样的协议,在切实的军事威胁之下,都化为了泡影。

    邻居囤粮我囤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徐渭在倭国主打的就是一件事,那就是里挑外撅,趁机取利,白银、硫磺、游女、倭奴,都是利益。

    军火交易会在彼此忌惮的氛围下结束了,离开长崎总督府的大名们,不得不接受了大明强行推广的宝钞和军火,而大明在这次的贸易会上,收获了一百四十万两白银,四千三百名游女,超过五千倭奴,发行了大约十二万贯的宝钞。

    结束了贸易之后,陈璘要前往鲸海,鲸海是大明奴儿干都司的外海,而陈璘要前往的地方叫做木阳河卫今海参崴,在木阳河卫上游则是双城卫、建州卫。

    这里的建州卫是建州女真人的老家,在永乐元年,建州女真的首领阿哈出朝贡,得赐名李诚善,获封建州指挥使,在永乐二十一年,得到朱棣的准许,建州卫内迁,迁徙到了抚顺的关外。

    在元以前,这片地方归属于黄龙府,就是岳飞心心念念希望直捣黄龙的黄龙府,元时,忽必烈在辽阳行省木阳河畔,建立了鲸海千户所,在鲸海捕鱼提炼鱼油朝贡,后在双城设立双城总管治理此地。

    陈璘之所以要前往木阳河卫,是为了考察水文,探索海洋迷雾,再复元时水路,这里拥有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在旧案中记载,那是一个天然良港,甚至从吉林造船厂可以直接从这里出海,因为洋流的影响,木阳河卫是北方的一个不冻港,每一个北方的不冻港,对大明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如果渤海湾不结冰,那么天津卫就是北方最繁华的港口,但是渤海湾会结冰,所以,北方的市舶司设立在了密州,因为密州一百里外是不冻港胶州湾。

    陈璘的这次远洋,再从木阳河卫出发,抵达虾夷道,过津轻海峡,从倭国东洋绕道回琉球,整个航程预计上万里,预期为三个月的时间,完成这次探索航行,成为松江水师新的绕倭航路,武装巡游的目的就是为-->>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