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道偏偏负善人,世事翻腾似转轮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道偏偏负善人,世事翻腾似转轮(2/5)

压根连衙门都没了,宝钞局提举,多由郎中兼任,好意思说兵部管理不善?

    “哼!我看谁会用驿站的承兑,他敢用才是疯了!存进去好好的,取不出来了,到时候,讨要无门,围困驿站,又是违逆,我看哪个商贾敢承担这种风险!”张学颜立刻换了个进攻的方向,驿站的承兑汇票,民间根本无法认可。

    这里面有个根本性的问题,朝廷是强权,可以无任何损失的违约,商贾讨要求告无门,还不如用民间的民信局。

    曾省吾立刻大声说道:“试点,试点你懂不懂?哪有什么政令,可以一下子铺开!稽税房到稽税院,稽税之事从南衙到南直隶、浙江、湖广、福建,也不是一蹴而就,是一步步走来的!徙木立信后,商鞅变法才得以推行,信誉的建立,彼此的信任是一点点累积出来的!”

    兵部和户部在文华殿上吵起来了,内阁三辅臣,张居正、王崇古、王国光眼观鼻鼻观心,化身装糊涂的师爷,万士和看着陛下不说话,也不站出来调和,任由兵部和户部在文华殿上喧闹。

    文华殿上的纠仪官,大家也都是看热闹,只要不动手,吵几句而已,没看到月台之上的陛下,正一副兴致盎然看热闹的模样吗?

    御门听政的最大乐趣,看着帝国明公吵架,朱翊钧也不劝架,他甚至想大声喊,打起来,打起来!

    朱翊钧其实在看张居正上的一道奏疏,《格物总论货币疏》,说的是货币的变迁。

    张居正将货币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商品货币,也就是以某一种特定的商品作为交易媒介,中原最古老的莫过于贝币了。

    贿赂、贫贱、赊账、贵、赌、赠、费等等一系列跟钱有关的字,都是贝字旁,在很古老的时候,中原用过贝币当一般等价物,比如《盐铁论·错币》曰:夏后以玄贝。《尚书·盘庚中》曰: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

    而这种商品货币,在海外,仍在沿用,在北美洲东部的弗吉利亚地区和马里兰地区,就是用烟草去作为货币使用;而秘鲁总督区则是使用一种贝壳串珠作为货币,6个白色有孔小珠或3个黑色有空小珠的贝壳合计价值一个雷亚尔银币,比较有趣的是,墨西哥总督区使用玉米作为货币。

    这都是典型的商品货币。

    在商品货币之后,就是钱法,即金属铸币。

    中原是从先秦开始铸造各种铜钱,一直到后来的五铢钱,再到现在的万历通宝,黄金白银黄铜,是天然的货币,也是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金属铸币的缺乏,不仅仅体现在大明,整个世界也是如此,泰西各国的铸币,要从罗马说起,罗马的银币里根本没有银,也是泰西广为流传的笑话。

    金属铸币之后,就是钞法,即信誉纸币,或者叫债券纸币。

    纸币就是朝廷向民间的借贷,这一说法最早起源于许衡在《楮币札子》,说:夫以数钱纸墨之资,得易天下百姓之货;印造既易,生生无穷,源源不竭。世人所谓神仙指瓦砾为黄金之术,亦何以过此。

    朝廷用一点纸墨,用不可兑现的纸钞,就换到了百姓的货物和商品,和神仙的点石成金之术,有什么区别吗?发行的纸币越多,欠债也就越多,而这个欠债,朝廷可以蛮横的永不清偿,甚至直接废除。

    嘉定年间以一贯新纸币兑换二贯旧纸币,就相当于欠了民众一半的货物,嘉熙年间以一贯新纸币兑换五贯旧纸币,就欠了民众四倍的货物,这就是朘剥!

    张居正史海钩沉,找人专门查阅了南宋发行钱引的数量,相比较忽必烈的3618万贯,南宋在宋高宗时累发1000万贯,宋孝宗期间累发3400万贯,宋宁宗期间,累发亿贯,在宋理宗期间,累发9亿贯。

    宋高宗至宋理宗期间,总计发行超过了3亿贯的交子!

    史料出处,引自于:《两宋时期货币思想的演变研究》

    中原自北宋初年有了官交子之后,彻底成为了向下朘剥的利刃,这也是中原对宝钞不认可的缘故,从北宋到大明洪武年间,钞法这把刀,一次又一次的割向了百姓。

    比较有趣的是,西班牙墨西哥总督府也发行过纸币,为了筹集战争资金,墨西哥总督府滥发纸币并且支付了军饷,导致墨西哥总督府发生过几次大的变革,现在墨西哥总督区宁愿用玉米当货币,都不愿意用纸币。

    纸钞和朝廷的信誉息息相关,一旦信誉丢失,纸钞就成为了废纸一堆。

    纸-->>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