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五十七章 春冰种秋火回,谓之雁行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四百五十七章 春冰种秋火回,谓之雁行(2/5)

看中军大帐外面连绵不绝的五万锐卒,再看了看身边专门负责情报的瞭山,再看了看陛下赐给他这个迁安侯的二百铁林军,再看看皇帝赐予他的三名奢员尝毒宦官,再看看皇帝专门为他征战配备的三名大医官,六名太医,又看了看他自己不穿甲胄,比多数人穿甲胄还要壮硕的身躯。

    “晋人要对付我,略显有些困难。”戚继光如是说道。

    他向来料敌从宽、未虑胜先虑败,但大明将军征战,从来没有他这种待遇。

    “晋人要对付你?”梁梦龙从外面走了进来,听到戚继光如此对陈大成说话,惊讶无比的说道。

    戚继光笑着说道:“陛下觉得我很危险。”

    “很危险?”梁梦龙呆滞了下说道:“最危险的不是戚帅吗?尤其是出塞的戚帅。”

    戚继光在集宁海子,杀了十数个哄抬物价的随军商贾,这是刀刃向内,出了塞的戚继光从不柔仁,他的刀会对准一切敌人,入了关,他就会蛰伏看似好欺负的样子。

    这种变化,梁梦龙深有体会。

    “自俺答汗建城板升,生活日益奢靡,河套诸地,汉虏生计,均为剥削殆尽,深苦无法生存,常有逃回关内之人。”梁梦龙坐下喝了口水,说起了整个河套地区的情况。

    俺答汗对河套地区的剥削是极为残酷的,整个绥远省在嘉靖年间,大约有四十万人,在俺答汗建城板升之后,逐渐增加到了五十余万,而后在嘉靖末年,开始下滑,到了万历九年,整个绥远,只有不到三十万人了。

    吉能和切尽台吉直接跑路,改了汉姓,完全是因为河套的局势已经糜烂到他们无法收拾的地步。

    本来在关内被兼并无法生活逃出关外的百姓,逃出去才发现塞外才是地狱,只能再次逃回去。

    现在并没有进行行政划分,主要原因还是军管状态,这一年的剿匪时间,也是根据民风民俗进行划分。

    现在河套地区的主要矛盾,是生存矛盾。

    梁梦龙忧心忡忡的说道:“河套地区,现有耕地大约为十万顷,这里面皆为贫瘠之田,贫瘠的原因是大水漫灌,但水去盐留,地为盐碱,民多困苦,亩产不足百斤,年降水不足八寸,而且要在惊蛰之后才能播种,一年一熟,也就是说,每过一年都要种豆畜养地力,可豆苗不耐盐碱,故多弃置荒芜。”

    “都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话不假,但富也只是相对草原贫瘠的产出罢了。”

    梁梦龙的神情可谓是五味杂陈,这几日他亲自到各地看了看,甚至觉得当初朝中精算风力舆论,也有可取之处,这河套,的确很难治理。

    “这还不是最难的。”梁梦龙继续说道:“最大的问题是水土流失,黄河为何泥沙极多?那一道道黄土高坡上的沟壑,就是原因,黄河水咸,也是如此缘故,柴米油盐,柴字当头,生活在河套的人,世代伐木取薪,树木被采伐,草不能活,一下雨就是浊龙滚滚,这土地便越来越贫瘠。”

    “但即便如此贫瘠的土地,百姓依旧在努力耕种,天顺二年巡抚延绥都御史余子俊,上奏建榆林镇,成化九年,河套诸卫军撤回榆林,口外皆归北虏矣,百姓自榆林,春冰种秋火回,谓之雁行。”

    春天冰雪还没有消融的时候,住在关内的百姓也会出塞种地,等到秋天收获后,烧毁秸秆,再返回关内,年年如此,皆为雁行人,如此迁徙生活已经一百年。

    黄土高坡在土地退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土地的干旱和半干旱的土地退化。

    “的确困难。”戚继光听闻梁梦龙的抱怨颇为肯定的说道,的确是困难重重。

    梁梦龙的神情从颓然变得振奋了起来,他目光炯炯的说道:“千头万绪,这一年,我们要把牧草种起来,要把煤矿开出来,要把官道驿路修好,只有培育牧草,才能锁住土地,不让土地继续流失,把煤矿开出来,百姓才不会一直伐木取薪,只有把官道驿路修好,才能四通八达。”

    “河套的路其实很好修,从归化城往西,皆是平原,东胜卫以东的黄土高坡虽然有些困难,但也比居庸关要简单许多。”

    梁梦龙也制定了自己的河套开发计划,难不怕,如果没有困难,就没有机遇,他现在是吏部尚书,但吏部的堂上官一直是张居正,要成为真正的明公,治理河套,就是机遇。

    比如牧草,梁梦龙就从皇帝的宝岐司找到了一种很合适的草种,名叫冰草,-->>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