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为刀俎,即为鱼肉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为刀俎,即为鱼肉(2/5)

    朱翊钧盯着千里镜说道:“娘子安排就是,好家伙,这打铁花,厉害啊!”

    嘉靖十年,嘉靖皇帝下旨,永乐年间,兀剌、奴儿干等处地方招谕及并枪、中箭升级官旗仍旧准袭。洪熙元年以后,一律减革。

    “陛下总结可谓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冯保看过万士和的这本奏疏,他看的头晕,字数实在太多,洋洋洒洒写了大五千言,陛下只用了八个字就总结了出来。

    捕捉海东青的劳役是极为辛苦的,到了鞑清朝,野人女真仍然要不停的捕捉海东青送到皇宫,甚至闹出了叛乱来。

    要想不被朘剥,就要成为肉食者。

    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缺少足够的史料,万士和也只能通过《永宁寺记》、《重建永宁寺碑记》、太宗实录、宣宗实录等内容去推断。

    张居正太了解朱翊钧了,这不是临时起意的决定,显然皇帝平日里的尊重,不是帝王心术,骆思恭在张居正身边,甚至连假传圣旨这种手段,都会变得无效,因为骆思恭不认圣旨,只认陛下。

    万历九年正月十四日,元宵节的前一天,朱翊钧又带着王夭灼偷偷躲在摘星楼里看鳌山灯火的表演,鳌山灯火的百艺表演,朱翊钧如果出现的话,是需要依照祖宗成法赏钱的。

    大明在不断开海的过程中,也在变得更加保守,大明已经对番夷失去了仅有的一丁点信任,朝贡国、藩属国也不过是名字不同的敌人罢了,对大明海疆、边方的安全,起不到任何实际作用,修文德以柔远人的外交思想正在被抛弃,只有真正吃到了肚子里的利益才能饱腹。

    万士和推断,在成祖文皇帝朱棣死后,辽东发生了一定规模的叛乱,导致大明失去了对奴儿干都司的控制,叛军甚至攻破了永宁寺,才有了重建永宁寺之事,而引发叛乱的便是:海东青这种贡品。

    而朱翊钧则是在看新任礼部尚书万士和上的一本奏疏,这本奏疏的内容是关于奴儿干都司的梗化。

    “你是会拍马屁的。”朱翊钧嗤笑了一声,继续批阅着奏疏。

    这本奏疏颇为专业,万士和从嘉靖十年开始说起。

    表演现场设有一个花棚,是以八卦摆开,艺人们带着一个葫芦瓢,将上棒放入熔铁炉里盛出铁水,跑到花棚出,用下棒狠狠地击打上棒,通红的铁花在艺人手中猛然爆裂开来,参与表演的一共二十四人,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往来于熔炉和花棚之间,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至,棒棒相连,络绎不绝。

    王夭灼和朱翊钧看完了整个鳌山灯火,精彩纷呈,王夭灼倒是想帮帮姐妹,但这个解不开的疙瘩,唯一的解法就是孩子,有了孩子,刘妃和李妃或许就会把陛下当作是家人,那样便放得开了,眼下这仅仅是知根知底,恐怕还不够。

    让嘉靖皇帝做出如此决定的原因,就是自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后,奴儿干都司开始了梗化。

    朱棣还活着的时候,迫于朱棣的武力,未敢轻举妄动。朱棣死讯传到奴儿干都司后,当地不服者立刻利用海东青信仰、以及捕捉海东青的劳役之苦,擅动民众,掀起了叛乱。

    张居正放弃了劝说,这个人认死理,不是他巧舌如簧就能忽悠的。

    朱翊钧对这种变化是颇为认同的,他思前想后,在这篇奏疏上,写了八个字:不为刀俎,即为鱼肉。

    大明已经完全失去对朝贡国、藩属国的兴趣,甚至对简单羁縻宣慰司的功能,都产生了十分明确的怀疑。

    骆思恭排查的方法很简单,陛下的互相检举揭发办法,这年头的箱子上可没有一只眼睛盯着看是谁在告密,但凡是提供线索,就可以获得奖励,在这种检举揭发之下,小厮和婢女之间谁对谁有意思,都被缇骑所知晓。

    在骆思恭抵达全楚会馆后,全楚会馆的安保上升到了通和宫同等级别。

    大明皇帝精准的提炼了万士和讲的内容并且做出了言简意赅的总结,这就是大明当下大思辩中,得到了一个国际竞争的基本原则,这和传统儒家礼法中的有了礼就有了一切的观点,是完全相悖的,更像是在宣传一种‘弱肉强食’的唯暴力论。

    唯有实土郡县,即驻军、征税、齐民编户、车同轨书同文,才是大明领土。

    万士和上这封奏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一件事,那就是告诉陛下,辽东以北,不服大明王化久至一百七十年前的洪熙元年,由来已久,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