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二十七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四百二十七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2/5)

钧都不太擅长,便越发的不合拍。

    比如朱瞻基登基后,襄王朱瞻墡、郑王朱瞻埈,宣德四年就藩;比如朱祁镇登基后,郕王朱祁钰一直住到了正统十四年,在土木天变后成为皇帝;比如万历皇帝朱翊钧继承王位后,弟弟朱翊镠在京师住了近二十年,直到万历十七年才就藩;比如信王朱由检,就一直在京师住着,天启皇帝绝嗣,兄终弟及。

    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爆炸案,闹腾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停下了,大明从过年的气氛中醒来,朝廷在正月初五结束了休沐,初六开始正式点卯。

    刘妃和李妃也没人指导,便越发不知如何是好,朱翊钧还专门跟她们聊了聊,但成效甚微,二人还是有点放不开,二人不得圣眷,就越是谨小慎微,更加放不开,放不开就更得不到圣眷,就越小心,最后都成了个解不开的死循环了。

    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庆幸的事儿,大明经历了孝宗独子、武宗绝嗣、嘉靖皇帝旁支入大宗、道爷八子只剩一人、隆庆皇帝只留下了两个儿子之后,大明皇室的大宗终于子嗣兴旺了起来!

    “既有祖宗成法,理当如此。”万士和没什么反对意见,陛下又不是强抢民女,大宗繁衍这件事,本身就是朝廷焦头烂额的大事,隆庆皇帝当初纳了那么多妃子,也没人说什么,大明大宗不兴旺,再来一次旁支入大宗,大明真的遭不住。

    朱翊钧发现一个怪事,明明没有进行过排练,但这种祝贺词,总是能够如此整齐,大家都是老油条了,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词,都心里有数,才会有这种整齐。

    后宫的刘妃刘梦姝、李妃李锦,这两个大婚时入宫的侧妃,到现在没有正式的封号,也没有身孕,更不得宠。

    为爆炸案负责,不是这个利欲熏心的东家,就是监察不到位的顺天府衙门,总得有人负责,所以陈东家就要被斩首了。

    “太后昨日懿旨到了文渊阁,说是要为陛下再纳两个嫔妃,按照嘉靖旧制,的确要补齐四妃九嫔制,礼部以为呢?”张居正看向了礼部尚书万士和。

    李太后真的很喜欢孩子,周德妃比皇帝大八岁,只是生了个公主,就得到了李太后的认可。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张居正带着群臣齐声说道。

    王崇古眉头紧锁的看完了奏疏,面色倒是平静了下来,他还以为什么事儿呢!就这点事,还想扳倒他王次辅?!

    还有一帮人倒了霉,那就是这次贩售厕灰的粪道主们,厕灰是他们收集的,厕灰也是他们卖给爆竹工坊的,这次陈东家被抓了,粪道主也一并被抓了,这真的是祸从天降,粪道主这粪霸生意做得好好的,遭此大难。

    这孩子体重甚至不如姐姐朱轩媖,李太后有些担心会夭折,故此下了道懿旨,百事大吉盒里多两块银币,算是借着朝廷的运势,为孩子挡灾。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大明的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在皇帝发下圣旨的当天,大明五城兵马司开始挨家挨户的搜检爆竹,朱翊钧也不怕校尉们趁机抢劫,因为大明的缇骑们就在后面跟着,询问是否财物丢失等等,而城外,则是由京营锐卒们进行收缴。

    他将奏疏的递给了冯保说道:“这事陛下早就知道了。”

    皇帝的天职里,就有繁衍子嗣这一项,无论是否夭折都要多生,有继承人总比没有要强得多。

    经过了紧急的讨论,通州这个州县级别的衙门代管,而后吏部会在年后解决这个问题。

    李太后之所以有这道懿旨,也是跟宫里最近缺人有关。

    万历九年正月初六,大明第一次廷议,再次日复一日的上演了,潞王朱翊镠没有参加,逢三六九,他会休息,不参与廷议,他打定了主意,自己就是享乐的命,想让他当磨坊里的驴,想都别想!

    “喜报,正月初三,冉淑妃丕昭淑惠,敬慎持躬,诞下皇嗣,赐名朱常潮,仰承皇太后慈谕,淑妃有德,望今后修德自持,和睦宫闱,勤谨奉上,绵延后嗣。”冯保首先宣布了一条好消息。

    “张大伴已经拿着百事大吉盒送往了各衙门,算是同喜,诸位明公下朝之后,记得领取。”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免礼。

    万历八年的新年是安静的一年,朱翊钧其实很习惯这种安静,因为自从武宗皇帝过年点烟花点了乾清宫后,大明皇宫就全面禁止烟火了,已经数十年了。

    三千斤火药的轰鸣-->>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