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过是旧时代的残党罢了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过是旧时代的残党罢了(3/5)

的意思很明确,倭国的事儿,你足利义昭就不必操心了,大明皇帝接手了。

    这短短的一封圣旨,让足利义昭始终不敢开口接旨。

    朱翊钧则靠在太师椅的椅背上,看着足利义昭,没有催促,更没有威胁,他在等足利义昭想明白利害关系,今天这圣旨,足利义昭接了最好,不接,他对大明而言,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只有死路一条的份儿,今天就让足利义昭入土。

    他足利义昭什么身份,也敢奢求和尚久一个待遇?尚久再胡闹,再不成器,那也是大明的亲儿子,即便是尚久的母亲是倭人,但是尚久出了事,第一时间还是求大明救救儿子,并没有忤逆之处,这么多年来,一年一次朝贡,就那些鱼油,从未断过。说穿了也是家里的事儿,内部矛盾。

    倭患荼毒东南,倭人争贡闹了多少的乱子,倭人就是反出大明的逆子,没一刀把足利义昭砍了喂狗,是为了大明师出有名,是为了长崎总督府堂堂正正。

    “陛下。”足利义昭开口了,他颤颤巍巍的说道:“信长所为,虽然狂傲,但并非悖逆之徒,前倭国六十六洲各有君长、不相统一,至信长征伐四出略,皆臣伏,无敢异,乃雄杰也。”

    “朕喜欢讲实话!”朱翊钧坐直了身子,看着足利义昭说道:“你知道信长做的事,对倭国而言是好事,但是你为什么不把国王印交给他,让他做真正的天下人呢?伱既然做出了选择,为何现在又为信长开脱美言呢?你这行为,何尝不是,脱了衣服赚银子,穿上衣服说自己是贞洁烈女?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没这种道理。”

    “何必呢?你都出现在这里了,你都在大明了,何必惺惺作态!”

    张居正其实不太喜欢皇帝讲脏话,但眼下,张居正觉得陛下说得对,这足利义昭若是真的有什么想法,他现在还在倭国,还在长崎,甚至是在京都,而不是在大明京师,在皇帝面前跪着奏对。

    既当又立,心口不一。

    自从徐渭、孙克毅去了倭国后,大明得到了许许多多倭国的情报,如果站在倭人的立场上,织田信长无疑是倭国的天降猛男,是救世主一样的人物,倭国六十六州各有君长,彼此征伐不断,兵祸已经持续了百年的时间,织田信长的出现,让身处于黑暗之中的倭人,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但是站在大明人的立场上,织田信长真的把一盘散沙的倭国捏合在一起,必然是大明心腹大患。

    张居正不觉得陛下有做得不对的地方,陛下是大明的陛下,是大明臣民的君父,所作所为理当考虑大明的利益,为了求天可汗、万王之王之类的尊称,而放弃大明的根本利益,是不可取的。

    “陛下,臣还能回倭国吗?”足利义昭再拜,咬着牙问道。

    “不能。”朱翊钧十分坦率的说道:“你回去了,朕怎么给大明征战的将士们交待呢?大明将士们辛辛苦苦的征战,都为了你这么一个贪生怕死、犹豫不决、首鼠两端之人做嫁衣,朕岂不是自绝于天下?”

    开海的利益共同体会越来越大,倭国白银、硫磺,都是利益共同体诉求的利益,怎么可能让这家伙回去,死也要在大明入土。

    “别心怀愤恨,是你要求来到大明的,不是徐总督摁着你的脑袋,把你押上船的。”朱翊钧十分平静的重新申明了是足利义昭主动,徐渭是个读书人,他虽然坏,但没有主动要求。

    徐渭也没用什么手段,就是在织田信长、毛利辉元要刺杀的时候,总是防御疏忽,让刺客出现在足利义昭的面前,在最后关头,最后时刻,徐渭才带着人,姗姗来迟。

    读书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臣领旨,叩谢陛下圣恩!”足利义昭似乎下定了决心,十分欢喜的接过了圣旨。

    嗯?

    朱翊钧立刻察觉出来了足利义昭的喜悦,而后立刻明白了这货的想法,他要的就是不回倭国的承诺!

    这家伙,压根就不是什么忠肝义胆之人,是贪生怕死的鼠辈。

    活在大明有吃有穿有喝有玩,一年能领两万银的俸禄,两万银真的不少了,等同于近二十个全楚会馆一年的度支。

    回到倭国,足利义昭要面临勇猛的织田信长、狡诈的毛利辉元和坦荡的徐渭,但是在大明,就可以安安稳稳的颐养天年了。

    不让回到倭国=安稳的生活。

    这就是-->>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