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二百四十八章 觅塞外良地营建营堡坚城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二百四十八章 觅塞外良地营建营堡坚城(3/5)

必然要强军镇守,建好建,养难养。

    朱翊钧能明白这个道理,王夭灼也能明白,少年的苦难让王夭灼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无缘无故的关切,太后的关切是建立在王夭灼不会背叛的基础上,王夭灼不会背弃,死都不会背弃。

    李太后不懂朝政,但是她很清楚,张居正和皇帝要走的路,非常非常的艰难,成了,大明获利,不成则皇帝身死道消。

    戚继光将手中的长杆点在了一个位置,笑着说道:“陛下,这里四通八达,易守难攻。”

    “想什么呢?”朱翊钧看着王夭灼惊慌失措的模样,笑着问道。

    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抵抗意志,只要还有抵抗意志,绕开关隘、城池的做法,都是极为愚蠢的军事冒险。

    这王夭灼,也是小小年纪一把年纪,精明的很,知道大明朝最擅长理财的不是户部尚书王国光,而是大明皇帝朱翊钧,就一个羊毛生意,皇帝折腾出了多少花样来,回报率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是的,没人。

    “你不是还要到皇叔那儿学乐理吗?去吧,朕去京营。”朱翊钧停下,是走到了岔路口,他要去京营,而王夭灼要去格物院上音乐课。

    “修!”

    “条件很多,其实归根到底就一个,敌人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意志,就可以长驱直入了,但凡是敌人仍有抵抗意志,则不能成行。”戚继光没有拆分开来一二三点,而是选择了直接总结。

    关隘截断的是粮道辎重。

    堡宗简直是大明皇帝的地板砖的存在。

    戚继光仍然要讲解戎事,戚继光不是要把陛下培养成用兵如神的猛人,而是培养成一个可以看得懂塘报的君王,这些军将为何在前线会这么做,陛下得看得明白,才不会被蒙蔽。

    戚继光判断也先是心急了,因为成吉思汗就干过一次,绕开关隘作战,是一种很冒险的行为,强如成吉思汗,都不敢冒险的事儿,也先选择了冒险,土木堡的大胜,也遮蔽了也先的双眼。

    “戚帅可有良址选择?”朱翊钧准许之后,发现侯于赵奏疏里没有具体的位置。

    两人上奏,在塞外寻位修建城池行宫。

    这就是人的物化和异化。

    朱翊钧离开慈宁宫的时候,王夭灼亦步亦趋的跟在了皇帝的身后,皇帝忽然站定,王夭灼一个不留神,就撞在了朱翊钧的背上。

    其实热河附近还有铜矿、铁矿、紫砂矿、磁铁矿、石灰岩等等,但是相比较之下,用金矿去讲故事,显得更有说服力。

    这种质疑的风浪有着越来越强的趋势,就在这时,大宁阅视给事中周良寅和辽东巡按侯于赵的一本联名奏疏入朝,在朝堂炸开了花,直接把所有的目光吸引走了。

    在这方面,朱翊钧并没有表现出傲人的天赋,却是个十分有耐心的学生。

    “这帮大臣!”李太后猛地拍桌而起,皇宫里那些个有的没的烂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刺王杀驾、皇宫大火,能说皇帝的担忧是杞人忧天吗?相反,这是一种很可能发生的状况。

    朱允炆在大明漫长的历史上,一直是不被承认的,对朱允炆的称呼是建文君,而对朱允炆的后人统一的称呼是建庶人,朱允炆不被承认具体体现在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被洪武三十二年到洪武三十五年所替代。

    “是。”王夭灼很听话的离开了,而朱翊钧吩咐冯保让内帑太监,专门给日后的皇后娘娘写个账本。

    这对戚继光和李成梁这样的将领而言,那就是天大的幸运!

    军事天赋这种东西,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皇帝坐在数百里之外的京堂,胡乱指挥,真的能要了军将们的命。

    朱翊钧十分肯定的说道:“母亲,朕一旦有了意外,江山社稷所托非人,如何是好?还是送去吧。”

    北古口是个关隘,一旦北古口有警,那就可以从塞外高墙支援北古口,两面包夹,击退来犯之敌。

    土木堡之战,大明堡宗皇帝,打的实在是太丑陋了,戚继光都不知如何开口,但是讲军事,戚继光不得不讲这个案例,离得近,教育意义浓重。

    “行。”朱翊钧想了想,点头说道,这个小机灵鬼,很清楚-->>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