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张居正丁忧归政,王崇古忧惧逃亡

朕真的不务正业第二百四十一章 张居正丁忧归政,王崇古忧惧逃亡(3/5)

几架马车,游七正带着人收拾着府中之物,张居正致仕的奏疏,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打算离开了。

    全楚会馆是在京楚人筹资所建,张居正这是打算把全楚会馆这个私宅,还给楚党了,就像杨博走的时候,把全晋会馆交给了葛守礼一样。

    人一旦失去了权势,连鬼都不会上门。

    张居正在朝中数十年,见多了朝廷的倾轧,他知道自己这一走,就跟高拱一样,这辈子便不可能再回来了,继任的元辅,无论如何都不会忍受张居正的复出再起,甚至各种事情都会发生。

    但是张居正仍然打算离开,因为悲痛交加之下,他已经不能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了,元辅是廷议的主持者,他已经缺席了十多天,不能正常主持廷议的他,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文华殿了。

    “圣旨到,太傅接旨。”李佑恭吊着嗓子大声的说道,等到张居正被游七搀扶着走出了全楚会馆跪迎接旨的时候,李佑恭才大声的喊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今览辅臣所奏,得知先生之父弃世而去,痛悼良久。先生哀痛之心,当不知何如自理!然天降先生,非寻常者比。亲承先帝付托,辅朕冲幼,社稷奠安,天下太平,莫大之忠,自古罕有。先生父灵,必是欢妥。”

    “今宜以朕为念,勉抑哀情,以成大孝。朕幸甚,天下幸甚。钦此。”

    朱翊钧亲笔手书的圣旨,核心内容就两个字,夺情,国朝在先生手里逐渐太平起来,这就是臣子最大的忠诚,先生的父亲英灵在上,知道先生为国朝做出的贡献必然欢欣鼓舞,应该以国事为先,以朕为念,抑制哀情,早日任事。

    这封圣旨,虽然没有明明白白的说夺情,但是已经把态度表明。

    “臣谨叩头祗领讫。”张居正其实预料到了小皇帝要夺情,一时间也只能暂时把圣旨接下来。

    “太后懿旨到,太傅接旨。”另外一个慈庆宫管事太监张仲举打开懿旨说道:“惊闻太傅之父弃世而去,悲痛难忍,太傅悲情可想而知,万望太傅节哀,早日整理,国势稍振仍有隐忧,新政方兴亦有诡危,皇帝尚且幼冲,切责太傅为天下计。”

    “特赐:银五百两,纻丝十表里,白米二十石,香油二百斤,各样碎香二十斤,蜡烛一百对,麻布五十匹,以资丧葬所用。”

    懿旨是李太后和陈太后一起发的,内容是明明白白的夺情,而且用国势、新政、天下来进行了道德绑架,用词是切责,出自论语,意思为严厉责备,急切求索。

    虽然廷议没有停摆,但是朝中的局势立刻变得恢诡谲怪起来,李太后和陈太后,不管张居正如何悲伤,要求他立刻回到朝堂,继续主持大局。

    宫里夺情起复,不准张居正丁忧守孝的意志,更加坚决。

    “臣谨叩头祗领讫。”张居正再叩首,眉头紧皱起来,按照他的估计,朝中的局势不应该到如此地步才是。

    父亲病了,他做了很多的安排,这才十余日,能出什么乱子?

    “先生,陛下有口谕。”司礼监禀笔太监李佑恭让左右避让,和张居正小声耳语了起来。

    陛下的口谕才是关键,但是冯保作为宫里的老祖宗,在全楚会馆门前,大庭广众之下,跟张居正耳语,有联袂架空皇帝、恋权的嫌疑,所以朱翊钧才让李佑恭前来。

    而李佑恭将口谕清楚明确的传递给了张居正。

    “先生,朝中出了不少的乱子,朕幼冲德凉,若是先生再不还朝,恐有天变,新政危矣。”李佑恭把皇帝的口谕和说这话的原因,说的很清楚。

    真就出了乱子,张居正的张党已经开始被弹劾了。

    梁梦龙、刘应节、殷正茂、凌云翼、潘季驯、李乐、王希元、张楚城等等,都在弹劾的名录之上,而且声势越来越大,甚至连谭纶、王国光、万士和都在名单之上。

    古怪的是,王崇古这次却幸免于难,没人弹劾王崇古,反而有一种以王崇古为核心重新组建内阁的风力舆论在酝酿。

    太监们走后,张居正面色凝重的对儿子张嗣文说道:“我入宫一趟。”

    张居正匆匆进宫面圣,朱翊钧在宝岐司召见了张居正。

    “这里是私宅,先生悲痛难忍,多日劳累,坐下说话,坐下说话,张宏,看杯茶。”朱翊钧示意张居正坐下说话,张居正肉眼可见的老了几分,这是劳累所致,解刳院的大-->>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朕真的不务正业,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7410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