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状元郎 > 第六十三章 也算第一

状元郎第六十三章 也算第一(2/3)

>
    这下反而有人替苏录打抱不平开了:“这么强横的破题,怎么会没得分呢?”

    “读下去读下去。”更多人催促道。

    那大嗓门的学生便接着念道:“……圣人以道导民,非不愿其知也,盖知之不易,由之则易达耳。”

    “好好!”连山长都叫好的破承题,众学子自然更是佩服的不要不要。

    “这破承题的思路太正了,堪称王道!”学子们只觉醍醐灌顶道:“圣人以‘道’引导百姓,不是舍不得告诉他们为什么,实在是明白道理不易,照着做反而容易实现教化!”

    还没完,听到苏录的承题部分,学子们彻底五体投地了。

    “好一个‘民之智愚有别,圣人不以深理强之,而以常道引之!’直接把主旨拔高了!”

    “这位苏同学把《论语》吃得很透啊。”第三名胡启阳赞叹道:

    “圣人之心正如苏同学所书,‘民愚’是相对的,可以通过教化得到提升和改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下愚’。‘以德导之,以礼齐之’,百姓有了羞耻心自然能约束自己!”

    “受教了,我从未想到过这一层。”众学子便纷纷朝着墙上的文章拱手。

    “我哥明明就在边上……”苏淡小声嘟囔道。上翘的嘴角,却比准备宰杀的年猪都难压。

    后面的骈文部分虽然白得像雪,但依然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把道理说得鞭辟入里,依然不失为一篇极好的文章,只是太不‘八股’了。

    看完之后,学子们大都明白了,这篇文章为什么没得分。又为什么被定为义理第一,贴出来作为范文了。

    因为它作为八股文确实不合格,但确实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再拜读朱兄的文章!”众学子又转向了被贴在首位的范文。

    把最好的文章贴出来,当然是让他们学习的,但也少不了一番比较……

    那大嗓门便念道:“民在教之先,道在行之始!”

    “不错不错,这破题也很凌厉,直刺人眼!”众学子不由赞叹,纷纷表示学到了。

    “……”朱子和却皱了皱眉,对‘不错’的评价不太满意。

    大嗓门便继续念道:

    ‘……民之本然固有循理之常,不待教化已能顺道而趋;道之根柢本于日用之践,未假穷究自可由行而彰。教以导行非强知,行以体道自合则。’

    文笔自然完爆前者,流畅自然去雕饰,却又暗含平仄,富有韵律,读之朗朗上口,竟有铿锵之音。正是如今复古运动大力提倡的文体!

    只是从义理上没有升华,只停留在了‘民愚’阶段。

    再往后看也是一样,文笔爆了苏录八条街,但义理上始终被苏录压了一头。

    而且好多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觉得不光义理,还有文章脉络、谋篇布局上,苏录似乎也强了那么一点点。

    这么说吧,苏录除了文笔白得彻底,其余方方面面,都不逊色于朱子和。

    这让朱子和面似火烧,想他在泸州都算强手,要不是得跟着叔父学习,断不会来这种小地方念书的。此时却被人拿来,跟一个得零分的‘差生’比较,就已经够羞耻了。

    更羞耻的是,自己居然被认为,还有些地方不如他……这叫他情何以堪?

    “好,这次我朱子和在义理上输给兄台了!”他朝苏录一拱手道:“咱们一个月后再较量!”

    说完便拂袖而去,明志斋的一帮同窗紧随其后,因为他还是他们的斋长。

    “我半分都没拿到哎。”苏录莫名其妙道:“跟我个零蛋较什么劲?”

    “这位朱同学据说是山长的侄子,学问也是山长一手教出来的。”省身斋的第一名林之鸿轻声道:“方方面面自然都压我们一头。但苏同学你竟有一点比他强,当然就成了他的目标。”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他早晚会碰见样样比他强的人。”同斋的第二名乔枫就很看不惯‘朱头名’的做派,哼一声道:“在咱们这小地方耍横,算什么本事?”

    “也许他只有本事在咱们这里耍横呢。”李奇宇怪笑一声。平时好学生说话他都不敢插嘴的,现在名次-->>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状元郎,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239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