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风华首辅第二十四章 御书房奏对(2/3)
饭小菜了。闲着也是闲着,考个人玩玩吧。
“最近时常有人和朕言道,国之重患在于边,而非国内。商人一流更是不足挂齿,无需朕费心。你怎么看?”
“草民才轻识浅,自不敢胡乱言语。”
只有过了殿试的,才算是天子门生,举人对官员可自称学生,但对天子不行。
“年纪轻轻的怎么也学那群老头子一样,畏首畏尾,朕让你说。
要是说的不能让朕满意,那就说明你这功名名不副实,朕可就要革去你的功名了。”
薛虹只能拱手一拜,开始思索该怎么说。
他接触朝廷不多,消息闭塞,九边的情况知道的也有限,直接拿现实说话肯定是盲人摸象,不过是出丑罢了。
心思急转之下,薛虹有了主意。
“回陛下,草民以为,北部实不足为患,或者说边患仅仅是内部忧患的外在表现形式。
自古以来,游牧文明鲜有战我农耕文明胜之的例子。”
隆庆帝听到文明一词眼睛一亮,有了几分兴趣:“文明……语出尚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有点意思,你继续说吧。”
“陛下方才说有位大人所言商贾不足为虑,此话不错。
纵观历朝历代,未有商人成大事者,亦未有因商而生大乱者。商之患在于官,而不在于民。”
隆庆帝默默放下了手中的汤匙,颇有兴趣的听了起来。
“自夏皇开朝以来,贵贱始于有别,自周而始,姬公方创周礼。
自有考以来,国生乱皆于上,而未有下生乱者也。
国之根本在于农,农之根本在于田。农失田者则国失民,是故国亡。
草民以为,国之强否在于五:一曰农、二曰礼法、三曰商、四曰军、五曰文。此五者不分先后轻重,皆国之基石也。”
“昔日有宋一朝,商农并行,是以富甲天下,诸国皆以穷灭,独宋以富亡。
今本朝克戎狄以复正统,得国正未有如此者。是故未有弊宋强文废武之道,此乃大幸。
然观古史,国至百年,必生积弊,贵者阡陌交通,良田千顷。穷者,衣衫褴褛,无立锥之地。”
这里薛虹换了一个字,将富换成了贵字。
因为华夏这片土地上,无论哪个朝代,逼的百姓反的,一定是贵,而不是富!
富如沈万三者,也不过和平民百姓一样,都是待宰的猪!只不过这只猪肥一点,吃的好一点。杀一头顶杀几千上万头罢了。
隆庆帝这会儿对于薛虹的期待越来越高了,就凭薛虹说出了问题在于权贵阶层,就代表他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非圣人,皆有私心,官员贪腐,虽不能根治,却可限制。”
“如何限制?”
“改税制、设养廉、奉节俭。”
开头第一个词就让一旁的夏守忠瞪大了眼睛,我滴个亲娘唉!!小孩家家的真是啥都敢说!改税制,那是要命的!!
隆庆帝却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他同样也发现了,现在的税制有问题!而且非常大!
本朝实行人头税,自人出生下来,就必须开始交税,无论有没有地。
也就是说,税收的多还是少,有一部分是按照人头算的。
而且现在的收税,一般是收粮食。
对于收税的官员,民间百姓称呼他们有四大:秤大、斛大、脚大、脸大!
百姓一斗的粮食,上了官府的秤,可能就直接少了十斤,再把粮食倒进斛里,等米快堆满的时候,官员就会踢一脚斛,让米洒落,这洒落的米,就归地方官员个人了。这就是淋尖踢斛之法。
还收税的时间不统一,以及收税的种类繁多,这也给了地方官员的操作空间。
“那你的意思是,现在当务之急应是改革税制,而非其他?”
“草民只是认为减轻百姓负担的办法在此。剩下的,草民不敢妄论。”
-->>
“最近时常有人和朕言道,国之重患在于边,而非国内。商人一流更是不足挂齿,无需朕费心。你怎么看?”
“草民才轻识浅,自不敢胡乱言语。”
只有过了殿试的,才算是天子门生,举人对官员可自称学生,但对天子不行。
“年纪轻轻的怎么也学那群老头子一样,畏首畏尾,朕让你说。
要是说的不能让朕满意,那就说明你这功名名不副实,朕可就要革去你的功名了。”
薛虹只能拱手一拜,开始思索该怎么说。
他接触朝廷不多,消息闭塞,九边的情况知道的也有限,直接拿现实说话肯定是盲人摸象,不过是出丑罢了。
心思急转之下,薛虹有了主意。
“回陛下,草民以为,北部实不足为患,或者说边患仅仅是内部忧患的外在表现形式。
自古以来,游牧文明鲜有战我农耕文明胜之的例子。”
隆庆帝听到文明一词眼睛一亮,有了几分兴趣:“文明……语出尚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有点意思,你继续说吧。”
“陛下方才说有位大人所言商贾不足为虑,此话不错。
纵观历朝历代,未有商人成大事者,亦未有因商而生大乱者。商之患在于官,而不在于民。”
隆庆帝默默放下了手中的汤匙,颇有兴趣的听了起来。
“自夏皇开朝以来,贵贱始于有别,自周而始,姬公方创周礼。
自有考以来,国生乱皆于上,而未有下生乱者也。
国之根本在于农,农之根本在于田。农失田者则国失民,是故国亡。
草民以为,国之强否在于五:一曰农、二曰礼法、三曰商、四曰军、五曰文。此五者不分先后轻重,皆国之基石也。”
“昔日有宋一朝,商农并行,是以富甲天下,诸国皆以穷灭,独宋以富亡。
今本朝克戎狄以复正统,得国正未有如此者。是故未有弊宋强文废武之道,此乃大幸。
然观古史,国至百年,必生积弊,贵者阡陌交通,良田千顷。穷者,衣衫褴褛,无立锥之地。”
这里薛虹换了一个字,将富换成了贵字。
因为华夏这片土地上,无论哪个朝代,逼的百姓反的,一定是贵,而不是富!
富如沈万三者,也不过和平民百姓一样,都是待宰的猪!只不过这只猪肥一点,吃的好一点。杀一头顶杀几千上万头罢了。
隆庆帝这会儿对于薛虹的期待越来越高了,就凭薛虹说出了问题在于权贵阶层,就代表他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非圣人,皆有私心,官员贪腐,虽不能根治,却可限制。”
“如何限制?”
“改税制、设养廉、奉节俭。”
开头第一个词就让一旁的夏守忠瞪大了眼睛,我滴个亲娘唉!!小孩家家的真是啥都敢说!改税制,那是要命的!!
隆庆帝却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他同样也发现了,现在的税制有问题!而且非常大!
本朝实行人头税,自人出生下来,就必须开始交税,无论有没有地。
也就是说,税收的多还是少,有一部分是按照人头算的。
而且现在的收税,一般是收粮食。
对于收税的官员,民间百姓称呼他们有四大:秤大、斛大、脚大、脸大!
百姓一斗的粮食,上了官府的秤,可能就直接少了十斤,再把粮食倒进斛里,等米快堆满的时候,官员就会踢一脚斛,让米洒落,这洒落的米,就归地方官员个人了。这就是淋尖踢斛之法。
还收税的时间不统一,以及收税的种类繁多,这也给了地方官员的操作空间。
“那你的意思是,现在当务之急应是改革税制,而非其他?”
“草民只是认为减轻百姓负担的办法在此。剩下的,草民不敢妄论。”
-->>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红楼:风华首辅,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21212/23.html
推荐阅读:大乾人皇:我杀敌就可以获得能力 婚后上瘾 顾总别慌,太太只是不回头了 探花 高武:霸凌我,我参军你慌什么? 首富老祖宗她四岁半 穿书后,我把虐文变成了甜文 傅总别陪白月光了,太太要离婚! 香火征神从异界东瀛开始 快穿之大魔王崩坏剧情 剑来:我开杂货铺,齐静春求我出山 从拳愿刃牙到肌肉大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