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第295章 如火如荼(2/3)
苏尔电器把货卖过去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手续简单的仿佛是从一个邦到另一个邦。
斯里兰卡工业基础薄弱,国民收入一般,苏尔电视机在那里的定价甚至比在印度还便宜一点。
扣除掉各种关税、成本,每台电视机只赚30美元,初期的三万台电视机,合计利润90万美元。
但毕竟是美元,两国贸易结算不是用的卢比,而是罗恩紧缺的美元。
两千多万人口的市场规模,值得苏尔电器持续开展这样的贸易。
自从有了钱之后,罗恩也为苏尔电器聘请了国际贸易顾问。
斯里兰卡的电视机基础需要大概在500万台,虽说也从其他国家进口,但缺口依旧极大。
考虑到替换周期和更新需求,即使电视机普及后,每年也会有50万-80万的进口需求。
印度自然是主要进口对象,苏尔电器又最便宜,这部分市场轻易就可拿下。
每年上千万美元的生意,他没道理放过。
马德拉斯工厂的产能还要继续爬坡,二十条生产线大概才会持平市场需求。
员工们现在都挤在租用的办公楼里,罗恩到现场亲自为他们打气,许诺工厂建成后会提供员工宿舍,以解决很多人的住房问题。
嗯,说的当然是办公室的正式员工。工厂里的工人现在都是外包,他没失心疯要为大几千人提供住房。
不过马德拉斯工厂确实给力,不考虑前期的投入成本,只投产一个月就有三亿多卢比的利润。
这还不算从斯里兰卡赚的外汇,应该给员工们一点甜头。
看完了工厂,他又去恩诺尔港码头视察,这里又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碧海蓝天、庞大的工程器械轰隆隆的开动,几台大型龙门吊沿海岸线依次排开。
港口没有复杂的建筑,全是基础设施,公路、铁路、码头、航道、仓库.
大多数只起了个头,没两年时间,不会有什么关键性进展。
罗恩也是第一次做港口生意,也不懂什么工程建设。
只是看着庞大的龙门吊把一个个巨型水泥墩放进海里,就觉得震撼、满足、自豪。
论航运基础,其实他的恩诺尔港比阿达尼的蒙德拉港更好。
隔壁就是马德拉斯港,这里完全在辐射范围之内,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
就说连接码头的铁路,罗恩只要修十公里不到,就能连接上主干线。
蒙德拉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少说要六十公里才能并入其他铁路。
这都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持,可以预见阿达尼投入港口的钱,要比罗恩多的多。
更别说他还要为港口招揽生意,罗恩却只要等马德拉斯港那里分流过来就行。
方便太多了,他的“阿妈”对他真的不薄。
当然,这里面有她十分之一的干股,也不是白忙活。
罗恩来马德拉斯几天已经去拜访过她,不过她现在正忙着为养子准备婚礼。
正好趁这个空档,他准备约见那个马兰。
卡维娅已经打听清楚了,作为本地土著,她对马兰家族并不陌生。
卡拉尼蒂.马兰很年轻,只三十出头。他在八十年代末从美国留学回来,继承了家里的小出版公司。
他在国外的时候就对电视着迷,只是苦于当时全印电视台的垄断,才没能进入这一行业。
后来出版公司不景气,恰逢经济管制放开,马兰就立刻投身广播业。
那时候Zee TV已经小有名气,于是他去找钱德拉谈合作问题,希望对方卫星发射器留一个时间段给他的频道。
结果至始至终马兰都没见到钱德拉,Zee TV只派一个高管就把他打发走。
后来以有线电视起家的斯塔瓦接纳了马兰,他的电视网络本就需要不同的电视台来丰富内容。
ATN当时又只能播几个小时,把空余时间段让给Sun TV没什么不行。
<-->>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我在印度当老爷,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19926/296.html
推荐阅读:叮!社恐靠抱师兄大腿撒娇续命 终焉神战 我才刚进组,你说我穿越了? 绝对猛,富婆圈沸腾了 死而复生后,我送渣男火葬场 官途:我怒揭官场黑幕,平步青云 长生猎户,从赶山开始 徒弟,不要丢下为师去当勇者啊! 领主求生:从深海基地开始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让你造模型,你把鹰酱隐形战机打爆了? 她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