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第282章 无能的司法

我在印度当老爷第282章 无能的司法(2/3)

,没错吧。”

    “这是好事,我们可以和更多的国家做生意。”

    “昌达尼先生,你太自信了。如果没有关税壁垒的保护,我们拿什么和别人竞争?

    你们说我低价倾销,等过渡期结束,外资直接在印度建厂,那时候进口货还会是现在这样的高价吗?

    没可能的,他们只会疯狂的追逐利润,没什么道义可言。到那时候,才会有真正残酷的竞争。”

    国外品牌有技术,还能利用印度的低成本优势。为了争夺市场,价格战是必然的一幕。

    昌达尼不懂吗?未必,他只是不愿意想那么远。

    “既然要代表印度和进口货竞争,难道我们现在不更应该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吗?”

    “你想说什么?”罗恩看他。

    “我们可以签订价格同盟协议,保证大家的利润,这样以后才有余力和进口货竞争。”

    “你的意思是让苏尔电视机涨价?”

    “这样你也会赚得更多不是吗?”

    “这得问问消费者答不答应。”罗恩古怪一笑。

    “苏尔先生.”

    “反垄断的指控,苏尔电器并不接受。孟买法院要调查,那随便,如果他们忙的过来的话。”罗恩端茶送客。

    笑话,罗恩虚谁,都不会虚印度的司法。商业竞争中,最无能的手段就是走司法程序。

    提交指控后首先要等地方法院受理,这种案件通常他们搞不定,要转给高等法院。

    基于同样的道理,反垄断案最后大多会层层上诉到最高法院。

    这个过程少说要几年时光,罗恩对印度效率信心十足。

    以上是诉讼处理的正常流程,也是最理想的情况。

    但是,这里是印度。

    没有一个地方的司法系统像当代印度那样,因为案件积压和延期审理而病入膏肓。

    据说印度法院积压的案件总量至少有二千五百万件,也就是每四十人当中,不论男女老少,就有一起案件有待审理。

    在美国,每百万人配有一百零七名法官。而在印度,每百万人仅配有十三名法官。

    孟买高等法院的法官席有四成的空缺,每位法官手上有逾三千起未决诉讼案件。

    有资历的律师不愿意当法官,因为比起私人执业,法院支付的工资太低。

    在印度,提起诉讼无需缴纳费用,绝大多数案件根本无油水可捞,法院兴致索然,动辄休庭。

    报纸上最近提到一审的案件,还是发生在80年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当事人是否活着都是个问题。

    老百姓的诉状递得勤快,但下判决书的速度只有递诉状的一半,这也就意味着孟买高等法院每年解决旧案和积压新案的数量基本持平。

    以目前的速度,还要三百五十年才能处理完所有积压的案件。

    单单民事诉讼的证据收集环节,平均就要花费五年。

    大多数案件要迎来终审,少说得等上二十年。

    如今法院慢吞吞受理的很多案子,还是五十年代初提起上诉的。

    所以昌达尼威胁的反垄断案,即使现在法院立刻处理,也要等到二十五年后才会迎来终审。

    罗恩怕个锤子,那时候这些所谓的协会同行,有几个品牌还健在都不好说。

    孟买的某些黑帮,就推出了平行司法系统服务,他们的广告词是这样说的:

    “如果有人占着你的房子不肯走,在法院要二十年才能了结的官司,我们十天就能解决。

    警方、政府或者法院做不到的,我们都能做到。

    人们被司法系统拖得疲惫不堪,他们濒临破产、穷途末路的时候,就来找我们,请我们帮忙。

    你都快忘了是属于你的东西,由我们出面替你讨回来。”

    “法院做不了的,我们来做。”拉詹帮某个头目公开这样对记者说。

    他们收费是贵,-->>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我在印度当老爷,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1992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