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41章 册立皇太孙,万国来朝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41章 册立皇太孙,万国来朝(2/3)


    赵王听到消息,也派人送来的大量钱粮,消息传遍到其他藩王耳朵里,众藩王骂骂咧咧,却也不得不做做样子。

    尽管他们舍不得大出血,但那么多藩王聚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皇帝、皇后、太子,乃至整个皇室宗亲,都拿了钱,勋贵也不好干看,纷纷捐钱。

    勋贵一捐,文臣也不好袖手旁观,他们致力于打压武将,自然不会让人比了下去。

    于是乎,群臣轰轰烈烈的大捐款开始了,李青也捐了不少。

    夏原吉数钱数到手抽筋,笑的合不拢嘴。

    但他没高兴多久,就笑不出来了,朱棣手里就不能有钱,一有钱他就觉得刺挠,必须花出去。

    当即下令:修,加大力度修。

    如此浩大的工程,对百姓造成了严重负担,国力强盛的同时,百姓的生活却越来越苦。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朱棣的政策,从长远来看绝对正确,但对时下百姓来说,并非好事。

    为保证工程顺利,徭役制度愈发严苛,让百姓苦不堪言。

    一时间,弹劾朱棣的奏疏如雪花一般,言官大骂朱棣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这是事实。

    朱棣和老朱一样,知错、改错,不认错。

    他适当减轻了徭役制度,让百姓得以喘息,同时,也把弹劾他的言官打了板子。

    这次倒没打死人,但言官也不好过,一顿廷杖下来,半月都下不了地。

    李青不好劝朱棣,也不想劝,朱棣的这些政策只有他能施行,如果就此打住,到了太子、太孙那儿,根本就施行不出来。

    苦一代人,造福许多代人。

    尤其是通运河,疏通后可以一直用下去,利在千秋。

    他能做的,只有保证在这些政策实施的同时,尽可能的让百姓少受些苦。

    ……

    有内阁在,李青的工作量并不大,每天工作不到两个时辰,只提一些关键性意见,其余时间都在玩乐。

    三女岁数渐长,李青愈发珍惜眼前时光,得闲就带着她们逛逛街,有时还会请个假,带她们去苏杭转转,领略大好河山。

    九月份,三宝还朝。

    这一次,三宝去的地方更多,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剌加、阿鲁、苏门答腊、苏禄等数十国。

    带回来的东西也比上次多了不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明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被奉为天物,但他们那儿的土特产,在大明也是稀罕物。

    其中,有不少都是价值连城。

    三宝不仅带来了大量财富,同时,还把各国使臣都带来了,数十个国家的使臣,一一朝拜。

    全部向大明称臣纳贡,和大明建立了朝贡贸易。

    如此万国来朝的景象,让朱棣、群臣,乃至京师百姓,都与有荣焉。

    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此时的大明,是世界的王者,没有之一。

    ——罗马帝国,也不行!

    看着肤色、发色、甚至瞳孔颜色都不一样的各国使臣,朝廷上上下下都满心自豪。

    下西洋的政治正确,让所有人都无法反驳。

    就连利益受损的文臣,也没办法睁着眼说瞎话。

    大明的国威名扬世界,如今的大明是国力最鼎盛的时期,就连野蛮的北元都称臣纳贡了,可以说,根本没有一个能打的。

    ~

    酒席宴间,李青看着这些个使臣,愣怔出神,感慨良多。

    他从没想过,还能在古代,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这么多外国人,一时间竟有回到后世的既视感。

    “李青!”

    李青回过神,拱了拱手,“皇上。”

    “如何?”朱棣笑问。

    李青见他一副‘快夸我’的模样,不由有些想笑,但老四的确牛-->>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1739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