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泼刀行 > 第192章乌船至鄂州

泼刀行第192章乌船至鄂州(3/4)

之所,每当世道大乱,必有流民涌入。

    例如秦乱之时,不少人逃往此地隐居,陶渊明那著名的“桃花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便在郧阳府的武陵县。

    再后来,便是西晋八王之乱,宋金交战,前朝南北对峙…总之,流民一直源源不断,达数百万之众。

    荆楚广袤山区为他们提供了栖息家园,以至于待在山中,根本不听从朝廷号令。

    数百万流民藏于山中,历代朝廷都深感担忧,几次派兵进山清剿。

    然而,不仅没有成功,反倒激起了民变。

    大宣开国,朝廷下达了封山空地令,又设立郧阳府,专门处理周围流民之事。

    当然,正因此事,也激起几次荆襄大民变。

    最近的一次,是一个绰号“天圣王”的豪杰,聚拢流民几十万,妄图自立为国,不服王法管教。

    结果,自然是惨遭围剿。

    但这位“天圣王”在当年,可是江湖上一等一的厉害人物,即便几十年过去,其麾下仍在暗中作乱,为其复仇。

    就在去年,还发生过流民攻打上庸县城之事,即便他们远在咸阳,也曾听闻。

    王道玄说出此事,自然是提醒他们注意。

    众人心中了然,压低斗笠向着城门而去。

    然而,即便他们再低调,也不可能藏住。

    一位刀客、一位道人,一个满脸凶相的光头大汉、还有个肩上站着鹰的家伙…

    走到哪儿,都是视线焦点。

    果然,还未进城,便已被拦住。

    “站住,伱们是哪里的!”

    守城士兵眼中满是警惕。

    李衍无奈,只得亮出了道牒,“我等自长安而来,前往鄂州游历访友。放心,会前往郧阳府城隍庙登记。”

    朝廷虽对玄门加强约束,但也并非毫无益处。

    比如他这道牒,便是通行天下的标志。

    每到一处,只需在城隍庙登记,便可在当地承接各种玄门生意。

    这也是朝廷的高明之处。

    太玄正教虽庞大,但数量众多的玄门中人,分散到神州各地,依旧很稀疏。

    有些地方闹出邪祟作乱之事,还得从其他地方请人。

    有了此物,只要玄门修士不蛊惑人心,不仗着术法为非作歹,朝廷巴不得他们四处游走,驱妖捉鬼,镇压邪祟。

    这种事,守城的想必都交代过。

    果然,守城卫兵一看到黑色道牒,眼神顿时有些惊慌,连忙低头道:“几位先生,得罪了,还请进城。”

    “要不小的陪你们去客栈?”

    “不用了,告诉我们地方就行。”

    李衍摆了摆手,打听清楚地点后,便带着众人进了城。

    这上津城不大,是一街九巷的布局。

    贯通城镇的街道也不大,长不过两百米,宽不足四米,由青石板铺就,细雨沿着缝隙流淌。

    两侧商号林立,车水马龙,老砖木门,墙角长满苔藓,地方虽小,却显得异常繁华。

    由于此地是漕运重镇,所以城里客栈不少,大多是苦力居住的车马店,只有一间客栈还算上档次。

    当然,即便最好的客栈,和长安也根本没法比,就是个大四合院,进去后上下楼皆可供人住宿。

    李衍等人也没打算多待,随意包下二楼连着的四个房间,让伙计打来热水,又弄些酒菜胡乱吃了,就准备休息。

    他们在漫川关都未曾停留,在这里,总算能睡个安稳觉。

    此时,外面的雨下得更大。

    李衍打开窗户,烟雨中的小城尽收眼底。

    天色已然开始昏暗,古城各处烛火昏黄、炊烟升腾,对面楼下杂货铺子,土家老者蹲在门口,拎着四五尺长的烟杆子喷云吐雾,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倒是远处几个车马店里,休息避雨的船工们,-->>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泼刀行,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1560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