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区

晋末长剑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区(2/3)

劳,并且在某人的细心呵护下有那么一丝觉醒的意味了,你说他会不会争取自己的利益?

    这个局面,是战乱大环境和邵勋推动这两方面原因合力造成的。

    武人现在还有耐心,还能等,因为他们的境遇比起以前确实大幅度改善了,但耐心总有一天会消耗完毕。

    那时候,他们大概率不会造反,但会簇拥邵勋入太极殿,事情就难看了。

    简单来说,根源就是武人需要制度化的上升通道。

    “反噬一词用得太好了。”邵勋赞叹道:“士人能妥协到哪一步?”

    王惠风摇了摇头,道:“此事太大。伱若强行推动,可能会有叛乱。河南不好说,河北多由士族掌控,会怎样?匈奴还在呢。”

    邵勋若有所悟。

    没有经历过绵延上百年的残酷的战乱,没有忍受过朝不保夕的煎熬,没有让自己的力量被大幅度削弱,士族可能不会那么现实。

    历史上北魏年间才推出的制度,现在有北魏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吗?

    晋末的士人和北魏的士人是一回事吗?

    之前的有些预计,还是过于乐观了。

    逆天而行,果然处处是雷。

    他想到连庾琛和卢志都反对,说明这个事情触及到底线了。

    怎么办?掀桌子打内战?改革触及到深水区了啊。

    “其实,何必那么着急呢?”王惠风劝道:“我父赞同先择一支部伍试行,此事便勉强可行。但要注意分寸,明公你其实一直很擅长分寸,这次着急了,难道是眼见着匈奴显露颓势,不愿再等了?”

    邵勋沉吟了一会。

    说到底,还是实力不足,无法大面积普及。那就先试点吧,试点个几年,让大家适应一下,习惯这个东西的存在,抵触心理就没那么大了。届时自己的实力也增强了,搞不好匈奴都没了,有些事便可水到渠成。

    “好,那就等等。”邵勋点头道:“没有你,几犯下大错,大好局面毁于一旦。我可能会兵败身死,天下百姓也要受第二遍、第三遍苦。”

    “明公言重了。”王惠风说道。

    邵勋似乎累了,直接躺在了榻上。

    王惠风一开始还没什么,渐渐地,耳根开始红了起来。或许,她知道邵勋躺下去后一直在看着她的腰臀。

    正当她有些不自在的时候,邵勋的声音响起了:“听闻你为太尉辅政,可有所得?”

    果然,王惠风被转移了注意力,只听她说道:“洛南乃明公经营许久之地,乡村聚落人烟渐复,听闻许多村落都有榨油、酿酒作坊。”

    榨油、酿酒是乡村经济恢复的标志。

    “水村山郭酒旗风”,说的就是这种事。

    当老百姓能在大大小小的节日时会亲友饮酒、分社肉,这个社会就已经恢复了,不至于动不动流民遍地。

    其实就是资源的分配罢了。

    当老百姓一家能耕作几十亩、上百亩地时,哪怕广种薄收,只要不是特别倒霉,灾害连年,日子差不到哪去。

    当一家只有几亩地、十几亩地的时候,哪怕风调雨顺,日子也很艰难。

    洛南诸县、襄城七县的人口比盛世时少了太多,上头还没什么士族豪强,地权平均,百姓人均耕地多,又恢复了秩序,免于战乱,经济当然会恢复。

    这是自然修正,邵勋只提供了秩序——但这个世道,最缺的其实就是秩序。

    “出征时,我还听闻很多百姓家中已用荏油吃面饼。”邵勋躺在那里,说道:“即便是孩童,也长得健壮。”

    “真的?”王惠风眼睛一亮,问道。

    “真的。”邵勋肯定地说道:“洛南百姓现在最发愁的事,就是子孙长大后,没有那么多地了,所以不用官府催促,他们都愿意开辟荒地,以备子孙所需。”

    “有的人家饭食够吃,便在田间多种了几株桑树,用的法子是惠风你给我的《植桑要术》。如此,织完绢布后,便去草市、墟市售卖,换些日用器具。”

    “盛夏的傍晚,一家人坐在茂密的榆树下,吃着晚膳。时不-->>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晋末长剑,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1505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