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二十章 兵马动,粮草行

晋末长剑第一百二十章 兵马动,粮草行(2/3)

  庾亮则带着一群士人子弟往汴梁赶去。

    自七月底、八月初返回许昌后,他便遣人至各地,把相熟的士人子弟聚在一起。

    半個月后,远近之人差不多都到齐了。

    庾亮对此大为满意,号召力每年都在提升啊。

    尤其是几个以前跟他别过苗头的士人,见到他时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就不由地哂笑:心里一定在骂我吧?别以为装出一副顺服的样子就能骗过我,以后走着瞧。

    与他们交底一番后,定下了一个数目:依各家家业不同,分别征收五万到十万不等的粮食。

    这个数字打到豪族们的心理底线上,扯皮许久之后,勉强打了点小折,最后征收了七十多万斛粮食——庾亮找士族摊派,士族再找依附于他们的豪强摊派。

    这次回汴梁是梁公的要求,把前五个献粮最多的士族、豪强子弟带过去,他要“量才录用”——授予幕府诸曹令史、梁国舍人之位。

    一行人开开心心,谈笑风生,在八月二十日抵达了观风殿。

    邵勋在丽春台竹林内接见了庾亮。

    “许昌陈氏献粮十万斛,给个梁国舍人,专管通传之事。”邵勋看着庾亮递过来的名单,说道。

    舍人不定员,甚至可以说数量多,且分管事务不一。

    相国庾琛、御史大夫潘滔等自辟的僚属之中,就有舍人——他们自己负担开销。

    像刘白、羊楷,则是邵勋直属的舍人,前者干的是笔杆子的工作,专门起草命令,后者跑外勤,传达命令书,再从相国庾琛那里取回较为重要的奏疏,呈递给邵勋阅览。

    今次许诺给陈氏的舍人,就是干羊楷同样的工作,以分担他的压力。

    随着梁国愈来愈稳定,事务是越来越多,本来就要新增职位,给谁都一样。值此之际,综合考虑之下,当然给献粮最多的人了——陈氏在颍川诸族之中,献粮仅次于庾家十二万斛,排第二。

    “枣氏也这么拼?献粮九万一千斛?”邵勋看着名单,又道。

    “听闻枣嵩极力劝说族人,还去相熟的友人那里借了三万斛粮。”庾亮笑道。

    长社枣氏有点没落了,家底不丰,以至于混到要借粮的地步……

    “可任大将军府墨曹令史。”邵勋抖了抖名单,说道。

    墨曹是新设的部门。

    大将军府两位记室督阳裕、京禅一直叫苦人手不够,忙得脚不沾地,于是邵勋刚刚批准设立墨曹,招募笔杆子,由记室督管理——幕府参军及其他亲近官员深度署曹之后,有的幕府会设记室参军一职,专门管理墨曹这种笔杆子聚集的地方。

    “长平殷氏——”邵勋沉吟了一会,道:“殷熙在捉生军数立战功,可堪重用。打完这仗,调回来吧。大将军府骑兵曹主官由令史提升为掾,由他出任。”

    义从军、捉生军是梁国军队,骑兵曹没法管。

    理论上来说,他们只能管管梁国疆域以外的骑兵。

    其实也是了不得的权力了。譬如胡人部落召集起来成军,这时候就由骑兵曹直辖管理。

    打完仗解散后,不复归骑兵曹管辖。但这会是战争年代,骑兵曹对胡人部落是有相当影响力的。故骑兵令史或骑兵掾之类的幕府僚佐,是典型的位卑权重。

    庾亮听了心中一喜。

    庾氏和殷氏关系密切,堪称政治盟友,捉生军副督殷熙升官,庾家也能扩大影响力。

    “荀氏给个录事吧。梁国或大将军诸曹,哪里有空缺,就顶上去。”邵勋最后说道:“元度庾蔑出使上党多次,功勋卓著,宜任青州别驾。就这样吧。”

    这话是对庾亮说的,但不是让他任命这些官员,他只是材官将军,没这个权力。邵勋只是说给庾亮听,让他宣扬出去,如此而已。

    这些官职,有的是新设部门,有的是老机构改革,有的是刚打下来的地盘,本来就要在近期一一完善,恰好因着筹粮之时,一并安排下去。

    庾亮会意,又谈了会粮草筹集过程中的细节后,便躬身退下。

    宫城营建暂停,他无事可做,现在就专管筹粮了。

    明天他就会出发前往-->>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晋末长剑,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1505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