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我做销售的那些年 > 第一卷初入商海 第七章鹅城经开区项目——水很深(2)

我做销售的那些年第一卷初入商海 第七章鹅城经开区项目——水很深(2)(2/3)

目组的临时办公地点在市委办的一栋大楼的一间办公室,平时开会讨论项目的相关事宜就在此进行。

    余长不认识项目组任何一个人,因此打算采取陌拜的方式。

    来到政府大楼,简单说明来意后,保安并未拦着,按照原先打探的消息,余长来到了四楼。

    四楼极为安静,走道的采光效果不是很好,蒙着一层昏暗。

    “你好,请问经开区项目组办公室在哪里?”余长随意敲响了一间办公室的门问道。

    一名年轻女性抬头看了余长一眼,又低头道:“走道尽头第二间就是。”

    余长道了声谢,整理了一下着装和发型。但觉得还不够,又走到卫生间旁边,打量了一番自己的仪容仪表,最后从黑色公文包中掏出一瓶涑口水,漱了一下,再检查香烟,火机,名片,公司产品资料,合同,中标通知书等是否齐全。

    一名销售人员的外在形象决定了第一次拜访的效果如何,有时候得来不易的一次机会,极有可能因为销售人员不注重着装,外在形象,从而断送这次拜访机会,最后与项目失之交臂,追悔莫及。

    试问一个销售连自己的形象都整理不好,客户又怎么放心将项目,尤其是大项目交由你来做。

    余长是应届别业,此时收入仅是公司发的基本工资,虽买不起高档西服,手表,皮带,但整洁干净,一身合身的深灰色西服,搭配他的身形,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他十分重视此次的拜访,因为能否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拜访甚至合作,就看第一次的拜访效果。

    来到办公室门口,余长并未直接敲门,而是看着门口公告栏里面的信息暗自记下。如果这些信息能够附上对应的照片就好了,余长如是想着,因为这样,他努力将照片和名字对上,在拜访的时候可以快速拉近和客户的关系。

    办公室门是开着的,瞟了一眼,余长见偌大的一个办公室里面仅有两三个人。心中有了定数,他敲了敲门框,然后将脑袋往里面伸了伸,让里面的人的视野能更好的看见他。

    一名年约四十多岁,身穿白衬衫的中年男子抬起头来,道:“你好,找哪位?”

    余长笑笑,道:“你好,我是道玄科技的余长,是做信息化设备的。”边说着,余长已经走过去从包里面掏出了名片,双手递了过去。

    中年男子礼貌性接过名片看了一眼,将名片放在桌子上,道:“你好,来这里是有什么事吗?”

    来这里有什么事?

    这是一个封闭性话题,回答有事也不好,因为一来就有事,极有可能被客户针对话题,直接拒绝。回答没事也不好,因为没事你来这里干嘛?如此回答,客户会觉得你虚伪。这是实战培训的时候就重点强调过的。

    余长略作犹豫,道:“你好,还不知道您贵姓?”

    “免贵姓赵。”

    余长将刚才脑海中记录的信息快速筛选,笑道:“您好,赵副组长。”余长的回答带了一个‘副’字,因为他不确定正组长是否在现场,如果喊错了,那极有可能触及官场的某种忌讳。

    也极有可能因为自己的无心之失,错失了机会。

    如果办公室仅有赵副一个人,余长会将‘副’字去掉,这是潜在的规则以及称呼之道,试问谁人不希望别人高看自己,抬高自己。

    但现在不同,余长扫视了一圈,办公室除了赵副外还有一个年轻男性以及一个约四十岁左右的女性。

    赵副似乎并未在意称呼,道:“我们只负责基建主体项目的监管,监督以及协调相应的工作,信息化设备采购这块,我们不管。”

    到底是真不管还是假不管,培训的时候,培训师就告诉过余长,不要被客户表面的话所蒙蔽,也不要顺着客户的话题往下走。

    余长试探着道:“是这样的,赵副,我是第一次来鹅城,也是第一次跑客户,尤其一来就跑咱们鹅城经开区如此大的项目,我是一点思路都没有。”

    赵副并未接话,看了一眼余长的着装,道:“你是刚毕业的应届生?”

    余长心底微微一动,心道:为何他要如此一问,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判断我有没有相处的价值,有没有再继续沟通的必要?抑或其他?

    不过,最后余长选择实话实说,带着自嘲地开玩笑-->>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我做销售的那些年,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14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