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崇祯崛起: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崇祯崛起:我祖宗朱元璋没死!第一百五十四章(2/3)

摇,崇祯也不会那么急切。

    粮食要是足够,崇祯不说让大明拨乱反正,但是至少让大明经过他的治理之后,比他登基之前更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于是,吸取了之前的那些经验教训,崇祯这次新朝一开始,他就把全副的心思全都放在了村里,放在了农业上。

    而且,随着之前大明的灭亡,崇祯的那些浮躁动荡也都好了很多,踏踏实实做事,自然也就出了结果。

    等崇祯将自己一连串,成体系的想法讲出来,朱元璋惊讶了。

    听了这番话,朱元璋才发现,自己这个后代,居然当真是有着自己一套很完善的执政体系,而不是如他之前猜想的乱碰运气。

    而且,这个思路,听起来当真务实而切实。

    于是,朱元璋问道:

    “小子,你对你这农令体系,抱的期待如何?”

    “太祖,说实话,之前的村令体系,其实多少带点误打误撞的意思在里面,但是农令体系,这是我精心构想之后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村令体系,很大程度是在为农令体系铺路!”

    从农令体系将太祖吸引了过来,崇祯就知道,他寄以厚望的农令体系,应当是成功了。

    正是因此,他讲述起自己的心路,也便更加豪放,直接将被太祖评为安邦立国之用的村令体系,称为了铺路砖。

    “你为我仔细讲讲你的具体构想吧。”

    朱元璋对崇祯的这个说法,并没有做评价,而是具体问起了这农令体系到底是什么样子。

    仅仅崇祯之前讲的那些,朱元璋尽管也认可,但是却很难想象,找个有经验的老农来教导村里那些农事上的后进,竟然就能让国运这般增长?

    这其中,定有其他奥秘。

    崇祯对太祖自然不会隐瞒,于是,他习惯性拿起笔墨,一边在白纸上写字,一边开始细细讲述:

    “首先......”

    朱元璋不清楚农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居然能比有那么多效用的村令体系还要更好,崇祯自然就专门在这一方面为他进行解答。

    而这一块,首先要说的就是,崇祯之所以做出这样决断的认定,所依据的现状,或者说数据是什么样。

    正好执笔监理政监崇祯都放在周遭,崇祯便直接命令内侍,将相应的文书等内容直接摆在台面上,然后据此讲解。

    而这其中,就有具体耕种的利用率这个问题。

    因为耕作能力以及农具等等的缺失,这一块的问题,一一展现出来之后,朱元璋才知道,原来这一块居然都有这么大的问题。

    毕竟,在朱元璋时期,人都不多,重要的是如何将土地更多地耕作起来,而不是考虑精耕细作。

    在那个时候,连将现有的土地全部种上都不容易,自然也就不那么需要考虑这些东西。

    王朝刚刚建立的初期,必然都是鼓励耕作,鼓励多生。

    毕竟,那个时候,全都是人少地多的局面。

    现在的大明,其实和王朝末期到王朝除建时差不多,因为连年的战乱、饥荒乃至瘟疫,大明的人口数量可谓是一路下降。

    也就是此处是京城,否则,崇祯首先要做的,必然还是找到足够多的种田人手。

    当然,尽管如此,农令此体系仍然相当有用。

    此时类似王朝初期,田地与人相比已经不再过少不错,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能够建立起精耕细作的体系,让田地产生更多价值当然更好。

    这就等于提前做好了之后很长时间的道路规划,让之后数代,乃至十代的皇帝都不需要担忧农作这一块的事务。

    毕竟,王朝初期确实只要把土地分给百姓就行,甚至分地不均都没问题,一样可以出产足够养活天下的粮食。

    但是这不是君王的能力,而是王朝初期都会有的情况。

    听了崇祯讲述,那些被选出来,能够担任农令的百姓,所具备的能力之后,朱元璋连连点头。

    他确实是从底层百姓一路杀到登基,但是现在的朱元璋终究还是离百姓太远了。

    此前的他,以为这些所谓农令,不过就是些老农,经验更足些罢了,但是看了那些文书,他才知道,原来农业一道,竟然也能有人走得出类拔萃。

    “好,此令,确实很好!”

    听完讲述,朱元璋再次称好,但是,却没有说其他东西,并未再给崇祯许-->>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崇祯崛起:我祖宗朱元璋没死!,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13137/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