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符小说吧 > 从红楼开始的名著之旅 > 第一百六十四章 穷途末路

从红楼开始的名著之旅第一百六十四章 穷途末路(2/3)

>
只因方腊从起意造反那日开始,所倚靠的就是他手下的摩尼教徒。

可其后由于造反太过顺利,让方腊有些忘乎所以,只顾着攻城略地不说,还将投奔他的那些义军,纷纷编入原先由摩尼教徒组成的军队。

这样做看似使得方腊的兵马,宛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但也无形中削弱了原本军队的战斗力,对付地方守军尚可,遇到如大宋西军这样的精锐一下便吃瘪了。

再加上方腊起事成功之后,性子里的多疑日渐加重,很是刚愎自用。对手下像王寅、厉天闰、邓元觉、庞万春、石宝等人才愈发疏远,只信任自家兄弟子侄。

更为关键的是,方腊纵容手下残杀官吏和大户人家。对所俘虏的人员不分青红皂白,定要割其肉,断其体,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他们,讨还血债,以解心头之恨。

方腊以上的种种作为,可以说是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不过即便到了如此境地,面对一众手下断尾求生的建议,以及其妹方百花苦口婆心的劝说,方腊依然不肯死心。

他信誓旦旦的表示,就算宋军攻下清溪县,也休想让他屈服,他宁愿退去后山帮源洞和宋军打游击,也不会选择落荒而逃。

王寅等人劝解几句,见方腊不听也就罢了。只是私下难免聚在一起,暗中寻起了退路。

他们这些人,可以随方腊作出这般大事,当然都不是等闲之辈,对眼下局势和自身处境,都看的很是清楚。

娄敏中就道,“圣公已然走火入魔,连百花公主都不能劝他分毫,咱们与其再去惹他不快,还是想想我等自家的出路,总不能就此束手就擒吧。”

一身是伤的石宝闻言,立即抱怨道,“先前我与邓大师守卫乌龙岭时,就曾几次进言圣公,乌龙岭虽是一等一的险地,但久守必失,还是该另寻退路为上。

可结果如何?圣公不止不听,还强令我二人务必守住那里,否则决不轻饶,最终害的邓大师丢了性命,我若不是被手下拼死相救,也注定难逃一死。”

王寅叹道,“唉,邓大师求仁得仁,石兄弟还是少说几句为妙。”

安抚住石宝之后,王寅将目光投向包康,说道,“包公,你有何良策,还请不吝赐教,好给众兄弟谋条出路。”

包康,安徽合肥人氏。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五世孙,其父包辉,为包公曾孙。

他幼年随父迁泾县震山,从小就怀有异志,对大宋的政治腐败,贪官横行,捐税繁重,表示出极端的不满。

青年时期远游讲学,广交朋友,与方腊就是在那时结识的,二人可谓一见如故。自那时候起,他们就定下志愿,以推翻大宋腐朽统治为己任。

在方腊起事之初,包康曾任军师和义军副统帅,乃是方腊集团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直至方腊称帝,重用自家人开始,他才被迫离开权利中心。

此时听到王寅询问,包康无奈道,“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说!我等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陪圣公顽抗到底,要么趁早脱离此是非之地。”

几人全都沉默起来,他们心下清楚的很,若是选了第一条路,那必然是死路一条。就冲方腊大军对那些官员的作为,朝廷就不会放过他们任何一人。

厉天闰突然开口道,“王公,那穆栩为人如何,我等可否随百花公主去投奔他?”

王寅思考片刻,老实回道,“与圣公相比,穆栩可谓英明神武,极具远见卓识,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豪杰。你们或许还不知道,我昨日已从百花公主口中探知,穆栩已发大兵去攻打云州。”

“什么,此事可是真的?”包康猛的站了起来,显然对这个消息极为震惊。

王寅苦笑道,“是啊,初闻此事我也惊诧莫名,我等还陷在江南小打小闹之时,人家却已经去收复幽云了。”

此言一出,大伙更是酸涩难名,同样是对抗朝廷,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几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彼此领导人的不同。

因邓元觉阵亡一事,石宝对方腊早已心存芥蒂,听到这话后,他腾的一下起身,就向着外面走去,庞万春急忙将其拉住,不解的问道,

“石兄,商量的好端端的,怎么忽然要走?”

石宝眼睛扫视一圈众人,道,“商量什么,咱们还有出路吗?别人造反或有招安的可能,可我等一旦落入朝廷手里,连家人都要被连累。

要是家中只有我一人,大不了或是一死了之,或是遁入山林了此残生。然某家尚有老母在堂,怎可行如此不孝之事?”

说罢,石宝就径自去了,留下王寅几人面面相觑。

半晌,厉天闰也跟着起身道,“石宝兄弟的方才所说,话糙理不糙,我家里还有一双儿女,实在不忍他们遭难,我这就去寻公主,随她撤离江南。”

有了石宝二人的带头,剩下几人哪里还坐的住,纷纷鼓噪起来,最终大伙商定,由王寅和包康带头,一起去见方百花。

只是等众人寻到-->>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从红楼开始的名著之旅,本章网址:http://www.lonfuwx.org/lonfu/113031/474.html